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任乃强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任乃强

分类:【地域文化】

现代著名藏学家、民族史学家、历史地理学家。字筱庄。汉族,四川省南充县人。民国4年(1915)考入北平农业专门学校。毕业后,到北平《晨报》馆工作。10年(1921)返回南充,协助张澜搞地方自治,任南充县实业局局长兼县立中学教务主任。后经胡子昂介绍,被四川军阀刘文辉任用为川康边区视察员,他本人也有志于研究川边,于是便辞去在南充县所担任的各种职务,举家西迁。

民国16―17年(1927―1928),任乃强首次考察川边,徒步走遍川边11个县,写出各县的考察报告,绘制各县地图,于18年(1929)从理化(今理塘县)返回成都。这次考察不仅激发了他对藏族历史、宗教、文化和民俗等的兴趣和强烈的研究欲望,而且在瞻化县(今新龙县)与上瞻对甲日土司之女罗哲情措结婚,从而与藏区和藏族结下了不解之缘,定下了专门从事康藏史地研究和川边经济开发的目标。同年被刘文辉聘任为本部(二十四军军部)经济建设委员会委员,筹备四川内属各县经济建设事宜,并于此时开始撰写《西康图经》。24年(1935)秋,任西康建省委员会委员,后任西康县政人员训练所所长,兼授《康藏史地》课。27年(1938)底,为解决康区运输困难,创办了牧运公司。28年(1939),西康省政府成立,受聘担任西康省通志馆筹备委员会主任委员。32年(1943)接受华西协和大学之聘,到李安宅主持的边疆研究所任教授、研究员。33年(1944),随李安宅再次入康考察,后到凉山地区诸县考察,于34年(1945)返回华西大学。随后受聘为四川大学农学院专任教授,在此期间,募捐成立了康藏研究社,创办发行《康藏研究》月刊。35年(1946)在成都加入中国民主同盟。

1950年受西南军政委员会等领导人的委托,为和平解放西藏献计献策。后被任命为西南民族事务委员会委员,参与筹建西南民族学院的工作。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在处境极其困难的情况下仍未停止研究工作,完成了多部学术专著,并于1960年开始撰写《〈华阳国志〉校补图注》。1978年平反后,虽已85岁高龄,仍笔耕不辍,写出《青康藏高原采金刍议》和《漫谈四川的黄金》两本专著,为四川藏区等地的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1981年受聘担任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特约研究员,主持编撰《川边历史资料选编》,1986年和1988年两次荣获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荣誉奖。1989年3月30日在成都去世,终年96岁。

一生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20余部。其学术贡献主要体现在藏学、民族史和四川地方史三个方面。藏学著作主要有《西康札记》、《西康诡异录》、《西康图经》、《康藏史地大纲》、《〈西藏政教史鉴〉校注》、《英藏汉文对照康藏全图》、《川康藏农业区划意见》和《川边历史资料选编》等。是我国近代藏学的奠基人和先驱者之一,他对康巴藏区的调查和研究,确立了他在藏学领域的地位,对人们认识康区社会历史,开发康区作出了重要贡献。

字筱庄,汉族。历史地理学家、民族学家。近代藏学研究的先驱者之一。四川南充县人。1894年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1915年考入北京农业专门学校本科(今北京农业大学)。五四运动中,作为学生领袖曾被捕入狱,后得全国声援,获释复学。1920年毕业返川,协助张澜先生创办四川第一所新型学校――南充中学,任教务主任兼史地教员。1929年赴西康考察,搜得大量资料,始开康藏研究先河。1933年赴广西等地考察,旋至重庆大学、省三中任职。1936年,西康建省,再次入康考察,1940年任西康通志馆筹备主任。1943年,至华西大学任教授兼边疆研究所研究员。次年,第三次赴西康考察。1946年转任四川大学教授,组织我国第一个专门研究藏学的民间社团――康藏研究社,被选为理事长。建国后,为西南民委委员,参与西南民族学院的筹建。曾任中国民族研究学会理事,中国民族史学会、四川民族学会顾问,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特约研究员。其主要学术成就表现为:西康研究;藏学研究;康藏地图的测绘;南方民族研究。 一生著作颇丰,主要著作有:《四川史地》、《西康札记》、《西康图经》(境域篇、民俗篇、地文篇)、《西康省通志撰修纲要》、 《华阳国志校补图注》、 《羌族源流探索》、《四川上古民族史新探》、 《川边历史资料汇编》等,以及大量的论文、考察报告。1989年3月因病逝世,享年96岁。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20:2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