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伊斯兰教的五桩天命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伊斯兰教的五桩天命

分类:【中国民俗】

伊斯兰教最重要的信条是“万物非主,惟有真主,穆罕默德是真主的使者”,认为世界上只有惟一的神――真主,除了他绝对不存在别的神。真主是世界万物的创造者,是宇宙的主宰,是至尊至大的,是无所不能的,人的命运都掌握在他手里。真主曾向人类派遣了许多使者,在《古兰经》里提到的有25位,最后一位是穆罕默德,他是“封印至圣”,他所传示的宗教是最高真理。因此,每个穆斯林要绝对信仰这些内容。

念。伊斯兰教五桩天命之第一桩就是要念,凡是穆斯林都要用阿拉伯语诵念清真言,意思是说,万物之中没有别的主,惟有独一无二的真主,穆罕默德圣人是主的钦差。伊斯兰教徒认为,穆斯林由念功才能进入信仰之门,念功的意义在于信主认圣,不念清真言者,便没有“伊麻尼”(宗教信仰)。念清真言是为了时刻记主。一个不管是什么民族的人,他一生只要虔诚地诵念一次清真言,他便是穆斯林了。因此,回族、撒拉族等信徒非常重视对清真言的念诵。小孩刚懂事,就要教给他清真言,并且讲究人人天天要念清真言,念得越多越好。他们礼拜时要念清真言,临终前说的或听的最后一句话,也应该是清真言。婚礼上念“尼卡亥”,新郎和新娘也要念清真言。除了要念清真言外,还要求穆斯林经常诵读《古兰经》,最好能够背诵得滚瓜烂熟。

礼。礼拜是五桩天命中的第二桩,被称作“天堂的钥匙”,是穆斯林向真主祈祷的一种方式。穆斯林每日要做五次礼拜。礼拜前,宣礼员用食指压住耳门,放声高念“宣礼词”,其大意为:真主伟大,我作证,万物非主,惟有真主,我作证,穆罕默德是主的钦差。你们来礼拜啊,你们来得脱离。人们听此召唤后,穿着长衫,戴着“达斯达尔”(头巾),纷纷涌向清真寺,沐浴洁身之后进入大殿,列成一排排队伍,面向克尔白天房,跟随阿訇,虔诚地念经文、立正、鞠躬、叩拜、打坐、出色兰(向右肩和左肩分别说“色俩目”结束礼拜)。穆斯林的第一次礼拜叫“班达”,在东方天际变亮太阳还未出来前做,有圣行两拜和主命两拜;第二次是在午后1时左右,称为“撇升”,有圣行四拜、主命四拜、圣行两拜,共10拜;第三次是在日落尚有一箭高的时候举行,叫“地盖尔”,有主命四拜;第四次是在日落之后红霞尚在时举行,叫“沙木”,有主命三拜、圣行两拜;第五次是在西方红霞散尽至午夜间举行,称作“虎夫坦”,有主命四拜、圣行两拜、“维提尔”三拜。穆斯林群众在每周星期五要做“主麻”,在当天“撇升”时刻,人们纷纷来到大清真寺做“聚礼”,为两拜主命。做“主麻”要在寺里进行,不能在家举行(平时礼拜可以在家举行,但最好还是在寺里做)。在开斋节和“古尔邦”节,要分别做“瓦支部”(副主命)两拜。当天9点左右,人们纷纷赶到寺里或野外荒郊做会礼。人们对此非常重视,平时工作繁忙的成年人或上学、玩耍的男孩,都不会错过这两次会礼。礼拜时有许多要求,如全身衣服要干净,不能沾有尿、血等污迹;礼拜之地要干净;礼拜时要严肃认真,不能谈笑等。其中沐浴身体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要求。沐浴包括小净和大净。“小净”又称“阿布大斯”,有以下几道程序:先致意,颂真主尊大,然后洗手三次,漱口三次,呛鼻三次,洗两便器(穆斯林称“净下”),再洗手三次,洗脸三次,洗左右胳膊(从手至肘)各三次,然后抹头、抹耳、抹颈一次,最后洗左右两脚。洗各部位时都有严格的规定,一定要用清洁的水把各部位洗到,不能有任何遗漏,并以从右到左的顺序洗。如果有大小便、呕吐、出血、昏迷、房事等现象,小净已坏,做礼拜前得重新洗。“大净”又称“古斯里”。洗“大净”的程序为:先洗小净,再用吊桶的水冲洗全身,要从上到下、从右到左地按顺序洗,要把全身每个部位都要洗到,甚至于每根毛发也要洗到,否则整个大净无效。破坏大净的主要是男女性交、遗精、月经来潮等。如果出门旅行无法得到水或参加会礼、聚礼、丧礼因时间紧张而来不及洗大小净时,可以采用“土净”。其方法为:用双掌拍打一下干净的土、石头或沙子,然后抹脸,接着用左手抹右手指至肘关节,再从肘关节上面抹回手指,然后用同样的方法抹左手。

斋。斋戒是五功之第三桩,穆斯林称“封斋”或“闭斋”。每到伊斯兰教历九月(莱麦丹月),凡年满12岁的男性、9岁的女性都要封斋(男12岁、女9岁标志着一个人有了正式的宗教义务)。一般要在该月初见新月之日封斋,10月初见新月时开斋。当然,并不是说其间不吃饭。穆斯林在斋月黎明前听到清真寺宣礼员念“色俩”(阿拉伯语,意谓召唤)后,便起床吃饭,并要“举意”,大概内容为:哎,真主,我今天为你而封“莱麦丹”月的主命斋,希望我能平安地封到天黑。吃饭以前或头天晚上,人们往往要沐浴全身。在整个白天,不能喝一口水、吃一粒米,任何东西不能进入身体内充饥,还要驱除邪念、纯洁思想、专心向主。天黑念“沙木”班克时便开斋,一天的斋封此时就算结束了。凡有宗教义务的人都应该封斋,如果无故缺一天,得补61天。若有病、妇女来月经或生产、出远门旅行等,可以不封斋,但有条件时需补封,缺一天补一天。由于斋月是“真主下降《古兰经》的月份”,因此,在斋月里,人们多干好事,如多念《古兰经》,多施散财物,晚上请村里人吃饭等,同时,更加注意不干坏事、不骂人、不背后议论人等。斋月的第二十七夜,被称为“盖德尔”夜。当夜人们整夜不眠,共聚在清真寺或各自的家里念经祈祷。因为穆斯林认为该夜天堂大门将敞开,所有故去的先祖和众天仙将来临于他们中间,探望他们,祝福他们。并且这天夜里,真主将决定每个人全年的大事,只要人们虔诚地祈求,真主将会赐福于人。另外有的人在斋月前的头两个月也封斋,或平常某个时候封斋,以补上没封的斋,但开斋节和古尔邦节禁止人们封斋。

课。施天课,为五功之第四桩。天课阿拉伯语称“则卡提”,意为洁净。伊斯兰教规定只有完成天课的人,其财产才是洁净的。可以说天课是一种宗教税。出天课,是以经济独立的家庭为单位的。如果某户以种庄稼为生,待收完庄稼后要把十分之一的农作物散给穷人或清真寺、满拉等;如果以做生意为生,要把每年总钱数的四十分之一施散;若既种庄稼、又做生意,则各按比例出天课。此外,一个月的斋期结束后,在开斋节那天,每个人须拿出至少一人一天的生活费施散给穷人,让他们也欢欢喜喜地过节。如不出这钱,认为斋戒不完美。除了这些,好施乐济之人在平常也经常会出一些钱给穷人。

朝。朝觐,也称朝“天房”等。如果经济条件、交通条件等许可,每个穆斯林一生朝一次“天房”是主命。朝觐被穆斯林看做是非常重要的事情,认为到沙特阿拉伯麦加的克尔白天房朝一次觐,就会像初生的婴儿一样纯洁 (真主会饶恕其一切罪过)。因此,穆斯林信徒往往省吃俭用、凑足盘缠去朝天房,以洗涤其罪,完成朝觐这一主命。由于青海离麦加路途遥远,花销巨大,一般人是难以去朝觐的。因此,人们对去朝觐的人非常尊崇,临走以前,亲朋好友要邀请他(她)去家中吃饭,并送一些钱。上路时,全体村民和亲友纷纷前去送行;回来的时候,又前行几十里路迎接,并纷纷到他(她)家祝贺。朝觐归来的“哈智”也将从麦加带回来的“渗渗泉”水、蜜枣等分赠给人们,有的也送白圆帽、纱巾、毯子等。旧时交通工具不发达,有些人历时数年,步行去朝觐。现在,去沙特朝觐一般都乘汽车、火车、飞机。

循化街子清真大寺 (马成俊 摄)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9:2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