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伊禅派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伊禅派

分类:【地域文化】

又译作“伊善派”或“依禅派”。新疆地区伊斯兰教神秘主义修道派别。因其首领和导师称作“伊禅”而得名。源于中亚伊斯兰教苏非派,故有人称之为“苏非派”或“神秘派”。传入新疆的时间:一般认为,16世纪由布哈拉的苏非派传教师买合杜木?艾札木及其子伊禅卡朗、伊斯哈克?瓦力先后传入。有的学者认为,14世纪20年代将秃黑鲁?铁木尔汗引进伊斯兰教大门的谢赫?札马鲁丁即苏非派教徒,他在阿克苏地区传播的即伊禅派教义,其子额西丁即掌管库车大哈尼卡(道堂)的大伊禅;也有学者认为,早在11世纪下半叶至12世纪初即已经中亚传入新疆。有严密的教派组织系统。哈尼卡既是伊禅进行宗教修道的中心场所,也是其办事机构,是伊禅与教徒联系的纽带。实行伊禅世袭制度及严格的宗教等级制度。重视伊禅家族谱系,多将其上溯至阿里、法蒂玛和穆罕默德,从而被视为“圣裔”、“圣族”。信徒一般终身及世代隶属于某一伊禅家族。主要教职有:伊禅(首领或导师)、谢赫(宗教长老)、海力排(大弟子)、苏皮(修道弟子)、阿皮孜(诵经弟子)、布维(女弟子)、穆里德(一般成员)等。秘密传教;发展信徒时举行“科勒白尔西”仪式。入教的条件:(1)须经伊禅认可;(2)须经海力排引介;(3)须保证绝对服从伊禅;(4)会诵齐克尔(赞词)。有的分支派别以念珠、族谱为凭,进行伊禅的职位接替;也有的通过伊禅书写“伊尔夏特纳麦”(传教凭证、委任状)的办法,委任海力排代行伊禅职能。教义、教理与伊斯兰教正统的逊尼派相一致,但在强调道乘修持(包括“道乘”〔托勒盖提〕、“真乘”〔哈格盖提〕、“超乘”〔买勒盖提〕三级)方面与一般逊尼派有所区别;除一般宗教功修外,还有本派独特的祈祷和修道仪式。强调禁欲、守贫、忘我、纯洁灵魂、人主合一等主张。主要经典有《买克吐巴特》、《麦司迪威谢力甫》、《那帕哈谢力甫》、《热夏哈提》、《热玛哈提》等;此外,《古兰经》、《圣训》的部分章节及某些“齐克尔”抄本,也是赞念的基本内容。吸收了十叶派某些教义及当地维吾尔等族的传统习俗,注重麻札朝拜和圣徒朝拜。每周举行集体祈祷仪式。赞念齐克尔时,或配合以剧烈动作、转圈、呼叫安拉,或声泪俱下、如醉如痴甚至昏迷。有许多大的支派,如哲合林耶、嘎的林耶、虎非耶、切司提耶、库布林耶、苏合瓦日迪耶、买吾力威耶、乃合西班迪耶、赛合尔班迪耶、伊斯拉米耶等,其中乃合西班迪耶以其著名的教义学家伊玛目热巴尼而在全疆有广泛的影响。有的支派下又曾分化出若干小的支派:乃合西班迪耶下分白山派、黑山派;苏合瓦日迪耶下分依纳克耶、依斯哈克耶、达瓦尼耶、依西克耶;虎非耶下分喀什道堂、莎车道堂等。对中国回回等族门宦教派的形成有一定影响。近年来有学者提出,向内地回回等族最早宣传虎非耶学理的华哲?赫达叶通拉希?阿法格?曼什乎勒,就是新疆乃合西班迪耶白山派首领阿帕克和卓;此外,甘宁青等省的北庄、丁门、通贵、洪门、灵明堂等门宦,也均直接源于新疆伊禅派。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7:4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