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伍子胥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伍子胥分类:【传统文化】 春秋时吴国大夫。名员,字子胥。以曾封于申,故称申胥。其父伍奢为楚太子建之傅。太子将娶秦女,费无忌以女好而劝楚平王纳之,于是得平王大宠幸。无忌恐太子建得立,不利于己,遂进谗言,并及伍奢。奢与子尚被害。伍员先后避难宋、郑二国,最后至吴。吴公子光杀王僚自立,与伍子胥谋划国事。先后多次征伐楚国,掘平王墓鞭尸3百以报父仇;又伐越。夫差为王时,于前494年大败越国,勾践以5千人退保会稽,求和于吴。子胥极言越王有灭吴之志,不可放虎还山。夫差不听,反赐属镂之剑使自尽。以鸱夷革盛其尸,浮之江中。其后,吴果为越所灭。吴人为之立祠,称其所为胥山。 春秋时吴国大臣。名员,字子胥,又简称伍胥。楚大夫伍奢次子,楚国人,其家世为楚臣。楚平王七年(前522),楚平王杀了他的父亲伍奢、兄长伍尚。他避难出走,逃到吴国,投奔吴王僚,向吴王陈述伐楚之利,没有被采纳。他又投奔在公子光(阖闾)门下。吴王僚十二年(前515),他协助公子光刺杀吴王僚,夺取王位。又辅佐吴王阖闾整军经武,深受吴王重视。他根据楚国的情况,建议吴王把军队分为三部分,轮流骚扰楚国,使其疲惫,然后再一举围攻它。吴王听从他的计谋,使楚军疲于奔命,而吴国国势日益强盛。吴王阖闾十年(前505),辅佐吴王攻打楚国,夺取楚国都城郢。当时楚平王已死,他掘开平王墓鞭尸三百,报杀父之仇。他因功封于申,所以又称申胥。吴王夫差时,受任为大夫,参赞国事。吴王夫差击败越王勾贱,越王用重金贿赂吴太宰伯?请求议和。他多次劝谏吴王不允越国议和。吴王不听,允许越国议和。后来吴王北上伐齐,他力谏吴王先夺取越国然后再攻打齐国,以防越国乘机袭击吴国。太宰?屡进谗言陷害他。吴王夫差听信谗言赐他属镂之剑要他自刎。他临死前告诉舍人:“抉吾眼,悬吴东门之上,以观越寇之灭吴也!”夫差仍然拒不接受他的临死之谏,并且怒将他的尸身装入皮囊,沉于江底。后来越王勾践终于消灭了吴国。吴人怜子胥之死,特立祠于江上纪念他,命名为胥山。 春秋时吴国大夫。名员,字子胥,本楚大夫伍奢之子。奢为楚平王太子建的太傅,费无忌为少傅。费无忌为太子建到秦国去娶妻,秦女很美,于是转送给了楚平王。他怕将来太子即位,自己有杀身之祸,便在平王面前诬谄太子及伍奢。伍奢及长子伍尚被杀。太子建与伍子胥先后逃到宋国。接着又逃到郑国。时晋国人想联合太子建灭掉郑国,因走漏风声,太子被杀,伍子胥逃奔吴国。途中又病又饥,只得鼓腹吹箫,乞食吴市。初投吴王僚,继而帮助公子光刺杀王僚,夺取王位,是为吴王阖闾。阖闾用为行人,与他共谋国事。阖闾九年 (前506),他和孙武教吴王联合蔡、唐伐楚,五战而攻入楚国郢都。楚昭王出奔,他掘楚平王墓,鞭尸之百,以报杀父之仇 时吴国西破强楚,北威齐晋,南服越人,成为一时霸主。他以功封于申,故又称申胥 其后,阖闾伐越,伤指而死,子夫差继位。夫差二年 (前494),吴大败越,越王勾践仅余五千人,退守会稽,派人求和。他劝夫差乘胜灭越,而不要北上伐齐,夫差不听。后夫差大败齐军,因而更加疏远他。他知道这样下去,越必灭吴。便趁出使齐国的机会,将自己的儿子托付给齐人鲍牧。好臣太宰?乘机诬蔑他心怀怨恨,有贰心。夫差听信谗言,赐剑令他自杀。临死前,他对舍人说: “我死后,你一定要将我的眼球刨出来,挂在吴东门上,我要看看越寇是怎样灭吴的。” 吴王听后大怒,将他的尸体装在马革里,让它浮在江中。吴人可怜他,替他在江边建祠,以纪念他。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