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传袋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传袋

分类:【传统文化】

亦称“传代”、“传席”等。旧时汉族婚俗之一。迎娶至男家,新娘下轿后直至进入洞房,双足不能履地,有人为之递传麻(布)袋铺于地,使之踏袋而行。俗谓新娘双脚不沾地纳吉。王棠《知新录》:“今人娶新妇,入门不令足履地,以袋递相传,今新妇步袋上,谓之传袋。代、袋同音也。”此取“传宗接代”之义。或称不得踏地者,即不可得“地”,意谓女到男家,不可有权有势,反映了男尊女卑的观念。传袋实由唐代的毡席、褥席铺地演化而来。白居易《春深娶妇》:“何处春深好,春深嫁女家。……青衣传毡褥,绵绣一条斜。”此俗至宋益加盛行。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娶妇》:“新人下车、担,踏青布条或毡席,不得踏地,一人捧镜倒引,引新人跨鞍、蓦草及拜上过门。”因可用草席,故亦称“传席”。传袋时,有伴娘和新郎家的亲客唱赞语:“一代传十代,十代传百代,百代传千代,千代传万代。”或由喜娘一人领唱,众人和合之:“捎袋传口袋(好! )一代传九代(好! )”在呼声中新娘缓缓从袋上走过。时期、地域不同,所传之袋亦不尽相同。如安徽淮北用本色麻袋,江淮之间用红布口袋,皖南用墨绿色麻袋。迨民初芜湖改用竹筛代之。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下篇卷五称合肥婚嫁礼俗之一:“地上铺米袋,直达洞房中,新妇即行于袋上。”

旧时婚俗。新妇临门,夫家以袋铺地,新妇踏在袋上进门。新妇走过的袋,又迅速传到前面铺在地上,如此连续传递,直至新妇入室坐床,故名。袋与代谐音,取传宗接代的吉兆。唐时已有此俗。白居易《长庆集?和春深》: “何处春深好,春深嫁女家。……青衣传毡褥,锦绣一条斜。” 此指富户人家以毡褥矜夸豪富,贫穷者则以席铺地替代,称为 “传席” 。明陶宗仪《辍耕录?传席》: “今人家娶妇,舆轿迎至大门,则传席以入,弗令履地。”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5:3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