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佤族服饰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佤族服饰

分类:【风俗文化】

指居住在中国云南一带的佤族的衣着与装饰。佤族以捕猎为生,依山而居,用竹筒煮饭,喜嚼槟榔,其衣着风俗与傣族、景颇族、布朗族、德昂族相似,妇女也穿统裙。统裙是中国西南地区傣族、景颇族、佤族、布朗族、德昂族妇女的裙装,又称“桶裙”、“筒裙”。相传起源于东汉三国时期,以诸葛亮的袍袖为其形制,由三块带有横花纹的布料,拼成宽三尺、长五尺的长方形布面,即成。围在腰间的一边必须为黑色。彩色条纹统裙则不分上下。围时,从腰间围一圈掖入即成。展开可当被盖,也可披在身上御寒,或作孩子背兜。可谓一物多用。

佤族各地服饰差异较大。有的受傣族影响,接受了傣族的服饰,如沧源班洪和永德等地的佤族;有的受拉祜族影响,接受了部分拉祜族的服饰,如西盟芒杏寨的佤族;大部分佤族还保持着本民族固有的服饰,但各地及各寨又略有不同。最具佤族特色的服饰是,男子剪发,头缠包头。包头布多用黑色,也有白色、红色的。着短衣、短而肥大的黑裤,赤足,青年一般戴银制或竹制项圈和银手镯。妇女留长发,上着紧身无领短衣或披肩,下着幅布折裙,小腿上打裹腿,赤足。头戴银箍,将头发拢于后,耳戴银耳环,最大的直径达五六厘米。颈戴银项圈和若干串料珠,腰围若干个竹圈或藤圈,大小臂间戴有银镯,手指上戴银戒指。

佤族因居住地区不同,服饰也有不同。西盟佤族自治县是佤族最集中的聚居区,其服饰更多地保留了佤族的服饰特点。该县佤族妇女多留披肩长发,头戴银箍或篾箍,双耳戴银耳筒或大圆耳环,脖颈上戴数个项圈、数条项链,手戴银手镯和银戒指。上身穿无领坎肩,腹部裸露在外。腰间系藤箍或篾箍。下身穿各色条纹的短裙,小腿或戴藤篾圈,或包裹腿。男女皆跣足。老年妇女一般缠黑布包头,两耳戴银耳环,上身穿无领长袖短衫,下身穿黑色或彩色条纹的裙子,包裹腿。

佤族男子旧时喜欢文身,文身的部位多为胸脯、手腕和腿。胸脯文牛头,手腕文鸟,腿文山。头缠黑色或红色包头,穿左衽的无领短衣,穿又短又宽的裤子,脖颈套竹制或藤制项圈,手戴银镯。外出时常肩挂挎包,腰挂长刀,肩扛铜炮枪,作为防卫和打猎的武器。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0/19 9:2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