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侗族婚礼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侗族婚礼分类:【中国民俗】 侗家婚俗靠近汉族地区者与汉族接近。保持本民族特色较多的地区崇尚简朴,不用花轿,不收彩礼,不送嫁妆。婚前男女社交公开,青年男女通过走寨、赶场、坐茶棚、坐仓楼等形式交往,相爱后互赠信物定情,男子多以包头帕、银手镯、项圈、耳环等赠女子,女子多以侗布或手镯回赠,情意深者互换贴身内衣,更深者将一枚铜钱破开,各执一半,共同盟誓,表示生死不离。 侗家亦有“养女还舅家”的习俗,特别是长女,如要外嫁,须事先征得舅家同意。婚日,甥婿要给舅家送鸡、肉、鱼、糯米等礼物,表示尊重舅家的权利。 永顺土家族接亲(彭继宽提供) 姑娘出嫁的前晚,全寨姐妹兜来糯米聚在女家,陪伴出嫁姑娘,一边畅叙姐妹情谊,一边连夜赶做糯米糍粑,大家分享,称“吃分离粑”,也叫“吃离娘粑”。 侗家结婚于黄昏时迎亲,一般是男方派出两对男女青年提灯笼、火把、糯米粑和一条草鱼迎亲,其中必有一位能言善歌的人,以便应对女方的盘歌。迎亲队伍进寨,女方有人拦门,双方对歌,一问一答,周旋良久,由一德高望重的人出来调解,才搬开拦门的东西,让迎亲队伍进屋。女方送亲的也只有数人,新娘拿一把雨伞,不撑开,步行至男家。 新娘进男家门后,在中柱前稍坐,即升火煮油茶,敬翁姑和亲友。茶后由送亲娘(伴娘)送新娘入房并陪宿,新郎新娘不同房,亦不闹房。次日清晨,新娘去井边挑一担水回家,叫“挑金银水”,而后待客,由伴娘唱“劝酒歌”,入夜新郎亦不得入新房。第三天伴娘祝福拜谢主人,男家请三个能言会唱善饮的青年与新娘、伴娘同回女家。过去侗族婚后不落夫家,现在当日即回夫家,婚后自立门户。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