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侗族用理款调解纠纷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侗族用理款调解纠纷分类:【地域文化】 侗族有讲款的习俗。款是侗族对外共同御敌,对内维持治安、团结,维系社会道德风尚的神圣法典。举行讲款活动,往往是为了调解纠纷,劝和家庭,劝善规恶,解人哀愁。侗族人遵守侗款中“坏事不进官衙”的信条,有事不找统治者设置的行政官吏,而是诉之于群众公认的“理老”,这种理老多是寨中德高望众、精明能干、办事公正又熟悉理款的老人。遇到纠纷时,著名理老往往能用理款打动人心,使矛盾双方口服心服,消除隔阂。理老评理的方式也很特殊,每评一理,就取一根理草(禾心草)打一草结,放置对方面前。对方的理老便进行辩理,每辩一理,便把这一理的草结解开,还给双方。最后看哪一方的草结解不开,哪一方便输了理。 对于违返乡规,品行不好的人,侗族也有一套处罚办法。由寨老召集全寨的人于鼓楼集中,杀鸡摆酒,当众宣布犯错误的人的罪行和处罚意见。如大家赞同,就喝一口鸡血酒,然后将犯错误者隔离起来,寨中任何人不能与其往来。直到犯错误者认识并改正错误,经全寨同意,方可解除处分。这种方法,侗族称为“围刺隔离”。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