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供佛堂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供佛堂分类:【中国民俗】 老北京人家里多供佛龛或神像,过年时一定要上供,供品有成堂蜜供(面块过油后滚上蜜,再叠成塔形即成蜜供。灶王供3碗,余者皆供5碗)、成堂套饼(共5碗,每碗叠起5个月饼,上有1个带红寿字的面桃,各插供花)、成堂面鲜(共5碗,是用面做成的桃、苹果、橘子、柿子和佛手,各插供花)、成堂水果(共5碗,水果上多有“福”、“寿”字,各插供花)、百果(共5碗,以干果为主)、花糕或京式大小八件及芙蓉糕(共5碗,各插供花)、年糕年饭(共3碗,两边各为上插“刘海撒金钱”元宝的黄、白年糕,中间是一碗插有“摇钱树”的年饭,摇钱树是将红头绳拴上5个小铜钱挂在涂红的松枝上做成)、素饺子或馒头等蒸食(馒头上用胭脂点上红点,共5碗,各插供花)、素炒菜等等。佛桌上还要设香炉、蜡扦、香筒等五供。蜡扦上插大型素蜡,上烫吉祥金字,下压黄钱、千张和元宝,谓“敬神钱粮”。花筒内插金银佛花。桌前摆蒲团,供礼拜用。除夕正午12点以前,佛堂大供要上齐,12点燃烛,点海灯,烧子午香,称“起香”,直烧至正月初五为止。有的人家此时开始忌门,不接待女客,至亲亦如是。此时,家宅六神如灶王、财神、土地等均须上供、烧香。 在信佛民族的家庭中,几乎每家都设有佛堂。游牧人家一般设在帐壁前的藏箱上,中间供佛像,壁上挂唐卡,佛前摆设酥油灯、净水碗等;定居人家多有专门佛室,置有供桌,桌上摆一些佛像及供器,墙上还挂有彩画,柱子上饰有哈达。藏传佛教徒供奉的神佛主要是释迦牟尼、菩萨、弥勒佛、迦叶佛、罗汉等。此外还供奉有其他一些佛像,如莲花生祖师、宗喀巴大师以及班禅等有名望的活佛。这些佛像大多供于佛龛内。佛龛多为金属制品,高约20多厘米,镂刻有各种花纹图案,有的还镶嵌有玛瑙、珊瑚等,是供桌上最为豪华的供物之一。佛像有铜质的、瓷质的、木质的、泥塑的雕像,也有用布帛刺绣或绘制成的唐卡。唐卡大多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以人物画像居多,也有天文、历法、医学、风土人情等方面的内容。有的以几幅甚至几十幅唐卡为一套,描绘一个完整的人物传说或故事。供佛神要进行“煨桑”活动,因此各家都有专设的炉台,初一、十五及重大节日都要煨桑,也有些虔诚人家每天都煨,从不间断。煨桑时,将干细柏枝、酥油、糌粑等混放于炉火中,让其产生有香味的烟雾。不能使之燃烧,因为燃烧后香味少而焦味多,达不到敬神供佛的目的,所以必须是煨桑,而不是“烧桑”。煨桑的同时,还进行点灯活动。酥油灯有铜质、铝质的,也有金银制成的。酥油灯的上部为盆状灯碗,下部为圆形底座,灯碗中置有灯捻。用时将熔化好的酥油倒入碗中,点燃即可。如果天天点灯,将耗去许多酥油,所以一般人家只是在节庆期间点燃。净水碗除用于盛水外,有的还用于盛放青稞、小麦、蚕豆、酥油、曲拉等供品。信徒们每天早晚都要面向佛坛作揖、磕头、诵“真言”,尤其是那些上了年纪的人,除卧病、外出外,几乎天天不间断,以此祈求神灵保佑万事如意、岁岁平安。同时,盖新房、庆丰收等也要拜佛感恩。若家人生病、牲畜遭灾、逢旱遇涝等,更要祈求神灵禳灾祛祸。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