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供施关系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供施关系分类:【地域文化】 佛学词语。指俗家施僧、寺以资法缘,僧、寺施俗家以法利这种以财物或法利相互施予的关系。梵语为“檀越”(Danapati),意为“施主”,即俗家与僧、寺之间互为施主所结成的一种法缘。藏语为“却云”(mchod-yon),意为“供施”,指受供养者和供养施予者,前者称“福田”,后者称“施主”。两者间的法缘关系即供施关系。 在供施关系中,施主与福田间的相互施予实际上是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间的一种特殊交换活动,这种显而易见的交换活动被双方对佛教的一种共同信仰掩盖了。离开了对佛教的共同信仰,这种关系便不再存在,信仰是维系这种关系的纽带。从这个意义上讲,供施关系只能是僧侣和信徒间基于对宗教共同信仰而结成的一种宗教法缘关系。 |
随便看 |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