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依饭节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依饭节分类:【风俗文化】 “依饭”,仫佬语,是祭祖的意思。仫佬族节日。每三年或五年一次,于立冬后择一吉日,以同姓家族为单位举行,以求得祖先保佑,五谷丰登。节日里各家各户同时杀鸡鸭、宰猪、包粽子。祭祀时将最丰满、穗最长的糯稻谷用彩线系起来,挂在唱经地点的墙壁上。堂屋的大桌子上摆满用芋头和红薯制成的大小水牛和黄牛,用猪牙插成牛角,用香根和麻线做成牛尾巴。桌面上摆着一盘五色糯米团,饭盘周围一圈圈地摆有甜酒、芝麻、黄豆、花生、胡椒、沙姜、八角等十二种香料,加上猪心、蹄、肝、鸡、鸭、鱼、蛋等十二种祭品,五光十色,表示五谷丰收,六畜兴旺。请来的师公,一位穿红法衣、草鞋,专做请神动作;另一位穿便衣,专门唱经书,请三十六位神,每唱到一位就要换一种唱词。师公每唱一句,周围父老便发出“呵―呼”的附合。活动从头天早晨开始直到第二天天亮才结束。祭毕,将谷穗和“耕牛”发给各家各户。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大银村银姓仫佬族过此节规模最大。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