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保安族三庄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保安族三庄

分类:【中国民俗】

保安族的“三庄”和“庄窠”在他们的居住文化中具有一定的特殊意义,“三庄”由他们居于青海同仁的保安城、下庄和尕撒尔三地而得名。保安族迁居甘肃积石山后,主要住在大河家、刘集、柳沟、吹麻滩等地,其中大河家的大墩、梅坡、甘河滩三村人口最为集中,故人们习惯地称他们为“保安三庄”。保安族以“三庄”而居的这一格局,表明了他们曾出现过三个大的类似于部落的大家族。同时,三庄的居住形式便于应付外来的突发事变,容易形成三角防御攻势。“庄窠”即汉民族的“老庄”之意,是指一个家族最早居住过的院落。庄窠的基本形式与汉族的四合院一样,由堂屋、客房、灶房和圈舍组成。其建筑布局以堂屋为主体,一般坐北朝南,为家长的起居和会客之用。客房和灶房多建于堂屋两旁,客房一般供儿女或儿媳居住。圈舍一般建于院落的东南或西南角落处。保安族的堂屋多以砖木为材料,室内陈设古色古香,有一面炕,地上摆设桌椅,上置精美的茶具和古玩,堂屋正中挂阿文字画。客房多用土木建成,室内陈设较简单。

保安族院落(马俊曦摄)

现在随着保安人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房屋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房屋不但高大宽敞,而且装上了新式门、玻璃窗,一些人家还盖起了一砖到顶的青砖瓦房,甚至用水泥抹地铺院,整治得十分平滑。保安人一旦当家庭成员需要分居时,庄窠一般要留给父母和最小的儿子居住,其余儿子则分迁新居。新居院落布局、房屋结构、室内陈设等大体保持了传统风格。不过,现代气息要比以往浓厚得多。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6:3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