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保山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保山分类:【传统文化】 古代称之为永昌,为哀牢故地。西枕太保山,东迎保山坝,扼澜沧江、怒江之咽喉,是古代云南军事重镇。保山的悠久历史,与川、滇、缅,印古道息息相关。公元前二世纪,张骞出使西域,在大夏见到蜀布、筇竹杖,知是四川商人贩卖到印度。汉武帝根据张骞的建议,为打通这条古道,曾派使者考察,不幸被阻。汉永平十二年,哀牢王柳貌内附,汉王朝将原益州西部都尉所属的6处合为永昌郡。以“永昌”称保山地区,亦从此始。唐代,南诏阁逻凤在永昌设节度使。元代改名为金齿,著名的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曾描述这里“盛产黄金”。明洪武初年,当局筑母城于太保山下,筑子城于太保山上,派兵戍守。嘉靖年间,恢复永昌府治,因城西依太保山,故名保山县,400多年来一直沿用。1983年经国务院批准,改为保山市。保山名胜众多。辟于汉代的易洛池,又名九隆池。池上现有濯缨亭,上悬明将邓子龙联。城北有卧佛寺。太保山麓的法明寺,山上的玉皇阁。城西南有梨花坞慈云阁。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