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电光效应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电光效应dianguang xiaoying

见“克尔效应”和“泡克耳斯效应”。


电光效应dianguang xiaoying

在一外加直流电场或低频(相对于光的频率而言)交流电场的作用下,物质(特别是晶态物质)的光学性质发生改变,从而影响光波在物质中的传输特性的现象。电光效应是由物质的非线性极化引起的。一般情况下,物质中的电场强度ε与电极化强度p之间满足

式中ε0是真空介电常数,x(1)、x(2)、x(3)分别称为线性(一级)、二级和三级电极化率,分别为二阶、三阶和四阶张量。上式中第一项与电场ε成线性关系,不产生电光效应;第二项引起的电光效应,相应于外电场引起的折射率的变化与外电场强度成线性关系,称为线性(或一级)电光效应,又称为泡克耳斯(Pockels)效应;由第三项引起的电光效应,相应于折射率的场致变化与外电场强度的二次项成正比,称为二级电光效应,又称为克尔(Kerr)效应。一级电光效应要比二级效应强得多,通常处理光波导调制器中的问题仅考虑一级电光效应。二级电光效应是克尔在1875年发现的,是一种电致双折射现象,在液体和气体中较显著。利用电光效应(同时考虑一级和二级效应)可以构成光的调制器,由此可以实现光波的强度(振幅)调制,相位调制和偏振态调制。

电光效应

外加电场使某些各向同性介质变成各向异性介质,表现出双折射的现象。加外电场后的介质对寻常光束和非常光束的折射率有了差异。电光效应有两种:1.折射率的差异与外加场强的平方成正比(如气体、液体和玻璃态固体)称为二级电光效应。由克尔首先发现,故又称克尔效应。2.折射率的差异与外加场强成正比(如压电晶体),称为一级电光效应。由泡克尔斯首先发现,故又称泡克尔斯效应。电光效应的特点是效应的建立与消失需时极短,故可做成光开关或调制器,用来迅速调节光的强度。已广泛用于高速摄影、光速测距及激光通讯等装置中。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21:3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