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保甲簿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保甲簿分类:【传统文化】 又称“甲册”。宋代户籍版簿之一种。神宗熙宁年间推行保甲法,开始编造保甲簿。由各地方保正、甲头编排,主要登记各户的男口数目、姓名、年龄,还有各个主户的户等、田产、应役、营运等情况。凡一乡为一籍,人数总于籍尾。最初是供抽练保丁之用,乃民兵组织之名册。熙宁八年(1075),令保甲簿三年一修,日见重视。元钓中,新法虽被废弃,但保甲簿编修制度却保存下来,并与五等丁产簿一样,包含了各户丁口财产等多项内容,到南宋时已成为地方官府的重要户籍版簿之一。在其他版簿残缺时,地方官府便以此簿征赋派役。尤其在南宋后期,政治日趋腐败,一些版籍被破坏得面目全非,唯保甲簿保存尚好,许多地区遂以之代替五等丁产簿,作为征赋派役的依据,或据以赈济饥荒,保甲簿实际上成为地方主要户籍。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