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修定寺塔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修定寺塔分类:【传统文化】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县西北35公里的清凉山南麓。四周峰峦叠嶂、清泉流绕,景色优美。相传修定寺是僧人张猛于北魏太和十八年(494)创建,名天成寺,北齐改名合水寺,文宣帝曾三临寺院,当时有僧人百余,后毁于后周。经隋唐重修,更为壮观,改名修定寺。清末寺毁,仅存此塔。塔建于唐贞观年间(627―649),方形单层,原高20米,由塔基、塔身、塔顶三部分组成。因周身涂以朱红,俗称红塔。塔基座平面呈八角形,束腰须弥座。塔顶为覆盆状,上置仰莲承托宝瓶,球状火焰宝珠刹,造型端庄华丽,唐塔中所罕见。惜今仅存塔身,残高9.5米,正方形,四壁由不同类型的模制浮雕砖2000余块镶嵌而成,雕刻内容广泛,有青龙、白虎、真人、武士、金刚、力士、宝象、侍女、飞天、胡人、童子、天马、猛狮、花卉、彩带等72种图案。刀法浑圆有力,构图严谨.造型生动逼真。塔南壁辟拱形门,半圆形石质门额上刻有佛龛和唐宋题记多处。三世佛造像龛刻有佛像、弟子、菩萨、天王像九尊,佛像背后有火焰纹背光,具盛唐艺术风格。造像下有唐咸通十一年(870)草书题记。石质门框刻有牡丹图案。塔外壁浮雕砖与内层砖用榫卯相套,整座塔身浑然一体,造型优美。其砖雕是唐代砖刻艺术珍品。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