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值得赞美的潮汕女性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值得赞美的潮汕女性

分类:【地域文化】

精明能干、刻苦耐劳、重教好学、善于经商,这是外地人对潮汕人的一种大概印象。劳动观念深深扎根于“普罗”潮众之中。而潮汕妇女普遍的贤惠美德,持家有方,更为众所称诵。她们心灵手巧、善于女红,纤细巧手在“花规”上飞龙舞凤,勾划出一幅幅美丽的图案,抽纱、刺绣、香包、剪纸、麦杆画,……漂亮的潮汕手工艺品,多由妇女制作而成。潮汕地区源远久长的传统文化、传统手工艺,与心灵手巧的潮汕妇女辛劳分不开的。潮汕文化的创造及所由表露出来的特点的的确确是与潮汕妇女连结一起的。

历史上,潮汕地区妇女一直就是以勤劳、善女红而记载于方志的。府志称:“妇女多勤纺织,凡女子十二三龄,其母即为预治嫁衣。故织?、刺绣之功,虽富家不废也”。省志记载:潮州“女红针黹纺织,鲜抛头露面于市廛,胼手胝足于陇亩者。近山之妇多樵,滨海者兼拾海借以糊口”。传统上潮汕妇女主家政,到田中参加体力劳动者较少,多是农忙帮工,闲时在家料理家务,抚养儿女,照顾家庭,做点手工,以补贴家用,故多懂点工夫手艺,手工艺的延续发展多赖于妇女。一些民俗的承传也多由妇女进行,如初一、十五拜神,逢年过节祭拜准备香烛果品主要是妇女在张罗着。

自然,古时三从四德灌输至近代已经淡化薄弱,但是传统文化的熏陶,却一直延续着。那种当好媳妇、管好家的为妇之道,借一些潮州歌册、歌谣流传下来。有趣的是,这种教人为妇持家的说教大量依方言歌扩散。如:

鸡雏仔,跳上椅,伶俐媳妇早点起。入客厅,收桌椅;入灶下,洗碗碟;入房内,做针黹。父母会教示,翁姑有福气。

竹笋仔,头短短,做人媳妇嘴学好。夜昏暗睡早走起,头毛梳光人呵哪(称赞)。长荚豆,荚尖尖,做人媳妇嘴学甜。夜昏暗睡早走起,头毛梳光勿人嫌。

在这种强调男耕女织、男主外女主内,孝顺、忍让、善持家的社会氛围中,潮汕妇女自律性较强,传统家庭价值观念、贞操观较牢固。确实,她们对生活的忍耐负重、对生活的热爱,强烈的维系稳定家庭意识,对于家庭强烈责任心,皆足令人起敬。

余 论

潮汕文化以一种具有鲜明特色的地域文化存在于岭东、南海之滨,古代千百年中虽因山水之隔和内地交往相对困难,与中原内地文化略有差别,但面海之利使它在明清近代得以迅速利用海路与西方外来文化交错,接受吸收方面比内地显得快捷,众多的海外移民又使之自觉不自觉地与外界保持密切联系,经济文化思想观念等方面显示出来某些外向、“海派”特征,外来文化的影响冲击显而易见。唐宋时期初步开放至明清时期的由封闭又复走向开放的历程相当明显。汕头开埠则已另是新的被迫对外开放的标志,同时也是潮(州)――汕(头)文化新格局的开端。

人们都常注意到,明清以来潮汕地区一般民众的重商风气相当明显。近代华侨远涉南洋经商谋生部分归来更加强了这种风气,其他多为人论及的兼容性、平民性、“远儒性”的特征亦使潮汕文化显得特色突出。

进入近代的清末民国时期,潮汕文化教育也有适当的发展,一方面有地方特色的地方文化特产,如潮剧,潮州音乐等名闻遐迩,潮乐名师辈出,传统文化精华部分得到继承创新和发展;另方面潮汕地区也跟上了近代化的步伐。近代西方文化也经由汕头通商口岸传入,流行于潮汕地区。潮汕地区不可避免地卷入近代化运动中,与时俱进。如新式工业建立,电话、汽车、铁路等交通、通讯引进,市政建设兴起,改变着陈旧落后的社会经济及城镇面貌。而汕头作为新兴的中心城市逐渐领先,外国文化中的电影、西乐器、西洋油画、照相、机器印刷等文化形式,新式文化传播手段如报刊、电台等,皆先在汕头出现。地区文化布局中,港口城市的汕头已走到前面,代表、引导着近现代文化扩张与发展,而潮州作为一个古城,较多地扮演着由传统文化向现代化缓慢渐进的角色,构成潮州一汕头二元化文化格局。

尽管,数百年来,群众性文化活动在潮汕地区长盛不衰,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带普遍性的问题同样在潮汕地区出现:地方戏剧音乐等的观众、听众群在萎缩,青年人的比例更是减少。流行音乐、流行歌曲大行其道,传统文化艺术的群众基础在收缩。电视的普及使人们懒得走出家门到戏院、电影院观看。至于唱潮州歌册、歌谣范围则更有限。市场经济的冲击导致书画文学等雅文化的创作水平提高变得艰难。至于注意使文化建设更好表现出地方特色则缺乏长远规划和有力举措。结果将会使潮汕文化部分可能成为难以复现的历史。增加投资,切实推动,推陈革新,在所必行。“振兴潮剧基金”的成立,是使人振奋的一个内容。可能,随着现代传媒的普及,新式器材的产生和掌握,新的艺术形式也将会出现,或许,艺术表现形式的多样性不久将出现在潮汕大地。

毫无疑问,地区性社会风俗习惯亦在不断变化发展之中,它的传承与变异本身也相当复杂,存优汰劣是个大课题。前面所粗略列出的潮汕风俗习惯,有些已成为历史,今天已不多见,有些尽管还存在但已赋予不同内涵。世界发展日新月异,文明进程日渐加速,一些风俗习惯受到挑战,开放,是一个重要因素。

开放,对外交往频繁和通信、传播工具的发达,与外界交流加强,普通话已被越来越多的采用,使潮州方言受到挑战,方言本身只能局限在某一地域或特定对象的群体。而城市化过程,对传统建筑风格带来很大的冲击,土地使用率不高的“竹竿厝”、“四马拖车”、“下狮虎”等不可能在城市新建筑中出现。日益紧张的生活节奏,使人们不得不减少礼节、简化仪式程序,过年过节,人生礼仪中拖拉缓慢、费时颇多的缛节部分已被放弃。人们更多的是追求省时省力、舒服享受。随着更多接受外来文化的节奏加快,城镇与乡村距离拉得越来越近,即便是信息灵通、经济发达的乡村,也不见得保留太多传统的东西。

随着现代化的推进,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特别是电气化逐步普及,建立在传统、特殊地理环境基础上,操潮州方言的地域文化越来越多同化的东西,产生新的带普遍性、共性的文化现象,已在必然。构造具有个性、独特的地方文化传统,避免在追求现代化的过程中失去自己的个性和特色,是一个值得认真思考的课题。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9 4:2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