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傅嘏的教育主张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傅嘏的教育主张分类:【传统文化】 傅嘏(209―255)三国魏学者、文学家。字兰硕。北地泥阳(今陕西耀县东南)人。历任魏司空掾、尚书郎、黄门侍郎等官。因讥弹何晏免职。后为司马懿从事中郎,任河南尹,迁为尚书仆射。司马师死后,辅弼司马昭,进封阳乡侯。善言名理,尤好论才性。主“才性同”说。善于论辩,曾著有《难刘劭考课法论》,主张法应时务,循名考实,广尽人才。以为“昔先王之择才,必本行于州闾,讲道于庠序,行具而谓之贤,道修则谓之能”。贤才必能“出使长之”,“入使治之”,不能仅凭“殿最之课”。原有集二卷,已佚。今存《黄初颂》、《征吴对》等文,载于《艺文类聚》及《三国志?魏书》中。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