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元宵灯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元宵灯分类:【中国民俗】 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上元节”,俗称“正月半”。元宵节是灯节。灯的式样和造型多种多样,有元宝灯、蝙蝠灯、荷花灯、鲤鱼灯、走马灯、蚌壳灯、金蟾灯等,还有聚宝盆、顺风船等名目,甚至还有米老鼠、唐老鸦的造型彩灯。花灯有的用玻璃或明角做成,有的用绢绫或纸制成。 在上海大街上有用竹柏结扎铺盖的灯棚。黄浦江边,船桅上都点起了灯,江水被照得通红透亮。寺院门前,灯架用竹竿扎成塔形,上挂灯火,称为“塔燎”。在农村寺庙前,各处都竖起一根或两根高大杉木,自底至顶围满竹圈,竹圈有绳索连系,并用滑轮操纵升降。放灯期间,高大如同桅杆的杉木竹圈悬灯常有几百盏,远望犹如灯塔,故名为桅灯或塔灯。寺庙塔灯例由灯会会首筹办,灯笼和灯烛费用来自募集,有曾因病在寺庙许愿点灯若干盏的,有信众为积功德而认捐的。桅灯是乡村各处元宵灯市的中心,农民在自家门前用竹竿张挂灯火,称做“望田灯”。有的农家在半夜时分,以稻草扎成小把,点燃后,高举于手中,奔跑于自家田头,边跑边呼叫“花(棉)三担,稻六石,赤米绿豆收呒数石”、“自家田里长好稻,人家田里长稗草”等语,希望通过这一巫术形式祈祷农业丰收,称为“照田蚕”。《松江府志》记载:“农家争以束刍遍烧田间,曰照田蚕。”此俗也叫“烧野火”,因为念完祝辞后,稻农要把火把放入野草丛生处焚烧,此时,若遇有风,则火仗风势,遍地枯草熊熊燃烧,许多越冬害虫的确在火海中葬身,在客观上也利于农业生产。 元宵彩灯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