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元旦祈年与祭祀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元旦祈年与祭祀分类:【中国民俗】 所谓“祈年”,即在新年来临之际,举行一些仪式祭祀祖先及神碉,以祈一年之福。旧俗,户主鸡鸣而起,用温水洗沐手脸后,恭敬地在自家厅堂对祖先及诸神焚香点烛,供祭酒果等物。然后打开大门,大放鞭炮,谓之“开正”。此时家家户户鞭炮齐鸣,持续良久,此谓除旧迎新,祈求新年大吉大利。清乾隆《福州府志》卷24说:“元日祈年,洁屋宇,陈设酒醴焚楮帛以承灵贶。”清咸丰《榕城岁时记》也说:“元旦三更设香烛酒果,供于天地前,五更家长率合家焚香,祈答上帝。致祭平日供祀神碉,以祈一年之福,案即今之供年饭。”清乾隆《泉州府志》卷20说:“是日,人家皆以柑祭神及先,至元宵乃撤。”近现代各地民间一般在除夕夜焚香燃烛祭祀诸神灵,然后开启大门,燃放鞭炮,谓之“开正”。这既表示迎接新年的到来,同时也祈求在新的一年吉祥如意,阖家平安。开正之时,时值辞旧迎新之际,千家万户灯火通明,香烟缭绕,鞭炮声此起彼落,不绝于耳,热闹非凡。闽南各地谓之“开春”。清道光《厦门志》卷15说:“元旦焚香纸、放爆竹,开门即闭。”闽西北各地叫“开年”、“接年”或“开大门”。宁化民间在开大门前要先放鞭炮,家长走遍屋内的各个房间,然后才开门。闽西客家在开门时要说“开门大吉”、“大开大吉”之类的吉利话,并按黄历书所示的吉向,举香作揖,祈求好运。闽东等地的畲族在开正之时要点香插在大门楣和神堂、炉灶等处,然后对门神、灶神、土地神和祖先神灵等顿首叩拜,其俗与汉族基本相似。 现在,一般城市居民在除夕夜吃完年夜饭之后,全家人都围坐在电视机前收看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节目。当新年钟声敲响之际,家家户户大放鞭炮,或燃放焰火,其盛况绝非昔日民间的开正可比。至于祭祀活动,在一些城镇居民家庭依然举行,其中乡村尤盛。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