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兄弟共妻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兄弟共妻分类:【传统文化】 一妻多夫制婚姻的一种表现形式。20世纪50年代社会改革前西藏婚俗之一。多存在于占有一定生产资料的小私有者阶层。为了不使财产分散,又能应付领主的沉重差税,便由长兄出面娶妻,弟弟随之。这种家庭,多以妻子为中心,她独居一室,各兄弟轮流与之同居。同居时,将信物置于门前,他人见之即回避。该妇女若能使诸兄弟和睦相处,备受社会称赞。即便该妇女对某兄弟有所冷落,受冷落者便主动另觅情人而分居,通常不致因此而发生矛盾。又贵族家庭为了不分散世袭承继的家业、官爵、权势,若有兄弟数人,亦取兄弟共妻的家庭形式。兄弟共妻所生子女,统称长兄为父亲,称其余兄弟为叔叔。 门巴族的婚姻形式之一。兄弟共妻或朋友共妻较为普遍。兄长娶妻后,弟弟后来与嫂嫂同居,并非明媒正娶而形成事实上的夫妻关系。个别也有几兄弟共娶一妻的。家庭成员中,长兄是主夫,主持经济、维护家庭习俗和秩序。子女不管生父是谁,皆呼父辈的长兄为“阿爸”, 叫父辈的诸叔为“叔”。婚姻性质与门巴族姊妹共夫相似。 在与世隔绝、文化落后的尼尔基里山中的托达族,至今盛行着公妻制。他们通常几兄弟共娶一妻。从形式上讲,似乎只有一个或两个是她的正式丈夫,实质上兄弟几个都是她的丈夫,都和她同房共寝。 这里的托达族实行公妻制是由于他们居住在高原上,土地贫瘠,谋生不易,常常虐杀女孩,借以减轻生存竞争的痛苦,于是妇女人数大减,男女比例失去平衡。因此不得不几个男人同娶一妻,或兄弟数人同娶一妻。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