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入轼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入轼

分类:【传统文化】

①唐代皇帝于便殿紫宸殿召见百官,称入轼。《新五代史?李琪传》:“唐故事,天子日御殿见群臣,曰常参;朔望荐食诸陵寝,有思慕之心,不能临前殿,则御便殿,曰入轼。宣政,前殿也,谓之衙,衙有仗。紫宸,便殿也,谓之轼。其不御前殿而御紫宸也,乃自正衙唤仗,由轼门而入,百官俟朝于衙者,因随以入见,故谓之入轼。”叶梦得《石林燕语》卷二:“唐以宣政殿为前殿,谓之‘正衙’,……以紫宸殿为便殿,谓之‘上轼’,……方其盛时,宣政(殿)盖常朝,日见群臣,遇朔望陵寝荐食,然后御紫宸(殿);旋传宣唤仗入轼,宰相押之,由轼门进,百官随之入,谓之‘唤仗入轼’。②入官署。《后汉书?巴肃传》:“县令见肃入轼,解印绶与俱去。”

朝会礼仪之一。始于唐。唐时皇帝每日在宣政殿(也叫“前殿”、“正衙”)接见群臣,届时必于殿庭设置仗卫,以示皇帝威仪。遇朔望荐食陵寝,改在紫宸殿(也叫“便殿”)接见群臣。于是自前殿唤仗,仗由前殿两则之东、西上轼门而入,而群臣俟于前殿者亦随而入见,谓之“入轼”。其后遂为单日常朝之仪。宋沿唐制,也行入轼仪,但时间都在月朔,除太祖外,地点都在文德殿。但宋之文德殿,犹如唐之宣政殿,是前殿、正衙,唐宋宫殿异制,不便如法炮制。于是在熙宁三年(1070)废入轼礼,代之以月朔御文德殿立仗视朝。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9 1:2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