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八不缘起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八不缘起分类:【地域文化】 亦称 “八不中道”。印度大乘佛教中观学派论述毕竟空的哲学方法,即: 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去,主要讲述诸法“缘起”的道理,或者世界的生灭。其中的“生”和“灭”讨论世界与人生的关系问题,即宇宙创始说。认为因缘和合产生一切事物,不能执着生,也不能执着灭,否则导致戏论。如说: “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常”和“断”是讨论事物、世界的连续和中断。认为认识事物既不能执着常,也不能执着断,而要处于二者之中。《中论》说: “若常法有因,有因即无常;若无因说常者,亦可说无常”。“一”和“异”是讨论事物的同一和差别。认为任何事物皆为聚合体,若一则非聚合体,事物就不能成立; 若异事物则无变化。如说:“若一则无缘,若异则无相续”。“来”和“去”是讨论事物的发生和灭亡。八不讨论的结论,诸法待因缘生,否认人们认识世界的可能性。鸠摩罗什把《中论》译成汉文后,其弟子将八不缘起说成因缘不生,从世间的经验和感性去讨论因缘不生的道理。藏传佛教的绝大多数派别都承袭了龙树的观点。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