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八境台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八境台分类:【传统文化】 在江西赣州市内北部。宋时为防水患而建,其后又有毁兴。据县志载,台依城而筑,上下三层,俯临章、 贡二水, 台成后,太守孔宗翰以城郊“八境图”求苏轼题诗刻石。 后苏轼被贬广东,路过赣州,观境内八景:八境台、章贡台、郁孤台、白鹤楼、马祖岩、尘外亭、螺亭、崆山,见前诗已无, 又对此八景, 各题一首诗,名曰“八境”,今犹存。 八境台位于赣州市城东北隅,是赣州著名古迹之一。章水、贡水在此台下汇合成赣江。据《赣州府志》记载,八境台始建于宋嘉钓年间,知军孔宗瀚鉴于江水岁岁环城,故以石筑城,并建楼台于城上。台高三层,原为木结构,屡经兴废,1929年遭焚毁,1934年重建并改为砖木结构。登台可眺望赣州八景,台旁赣江奔腾直下,台下辟为八境公园,1976年不慎毁于火,1984年以清代乾嘉时期的蓝本,按照宋代木作形式,重建了八境台主楼。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市区,章、贡二江合流处。北宋嘉钓年间(1056―1063),郡守孔宗瀚为防水患,以砖石筑城墙,并建台城上,名石楼。苏轼作《虔州八境图八首》,分别咏石楼、章贡台、白鹤楼、皂盖楼、马祖岩、舍利塔、郁孤台、崆峒山八处风光,石楼遂名八境台。台屡经兴废。1983年仿宋代样式重建。台为三层,楼阁式建筑,气势轩昂,登台可眺赣州八景。继苏轼题诗后,文人唱和不绝,故台上有“八境久名诗世界,层台待结画姻缘”的对联。今赣州市博物馆设此,藏有许多宝贵的历史文物。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