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八月中秋嬉香龙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八月中秋嬉香龙

分类:【风俗文化】

在安徽徽州农村,人们对龙十分崇拜,以龙为治水神物。除了春节耍龙灯,端午节龙舟竞渡外,中秋佳节舞香龙也别有风趣,其中歙县洪琴村的舞香龙最具特色。入夜,龙头灯火齐明,龙身插满捧香,星光遍体。灯光、月光、香光交融一片; 喊声、笑声、唿哨声一时齐发。在五副锣鼓开路下,五路香龙摇头摆尾,在人群中蜿蜒而行,俗称“五龙闹中秋”,甚是热闹可观。

香龙的制作比较简单,用稻草编扎而成。龙身长约三十丈,身围二尺,每隔七、八尺支一柄钢叉; 龙背上扎草辫,自颈至尾连成一溜三角,尾分三股,编结三瓣。龙头的制作比较精细,将细水竹编连成栅状,两片相叠固定在龙身的前端,再用短棒把它撑开,便形成“血盆大口”,龙嘴里悬挂着斗大圆灯一盏,剪纸作龙舌;龙额正面贴一大红“王”字,一对灯笼饰成龙眼; 草编龙须有三、四尺长,龙颈披红挂彩,倒也显赫威武。

舞香龙的要求是很高的,在锣鼓点声中,五路香龙要协调一致,步伐整齐,队形和舞姿造型,均有常规。首先是“五龙献月”:五龙依次走圆场,后龙头接前龙尾,顺绕三圈,反绕三圈,盘成圆圈造型,象征亲人团圆。突然一龙昂首斜插进圈中,其余四龙依次紧跟,小跑步,好象钟表紧发条一般,往中心盘旋,逐层增高,中心龙居于最高点,形成一座层次分明的螺旋塔。稍停片刻,只听唿哨一声,撑龙人回身向后,反尾为首,在紧锣密鼓中,小跑反盘,美其阵名曰“五龙盘月”。继之是“五谷丰登”:五龙各自成圆,其一居中,余者居四角,五圆彼此靠拢,象征五个粮囤,同时各自在原地盘旋,一顺一反,重复三次,充分抒发了农民秋收后的喜悦之情。只听又一声唿哨尖叫,阵势猛然出现“金龙追月”: 由一龙组成一个小圆,其余的围成一个大圆,前龙头和后龙尾将小圆夹住,小圆就像月亮绕地球一样,既自转又随着大圆圈的龙尾公转,于是,大圆,小圆同时旋转,越转越快,直至小圆公转一圈方息。此时,鼓声如滚雷,锣声如急雨,气氛热烈非凡。

在热烈的掌声、欢呼声和震耳欲聋的鞭炮声中,五路香龙再度走圆场慢步行进,各自构成“梅花瓣”,然后靠拢,美其名曰“花好月圆”,象征人们相亲相爱,美满幸福。人们在狂欢的气氛中度过了一个快活的中秋佳节,又期待着明年的这一迷人的美好时刻。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2: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