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八识说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八识说分类:【传统文化】 中国佛教唯识宗的理论之一。“识”指能分别和认识事物的精神形态和作用。唯识宗主张八识说,认为,境是识变现出来的,而“识”谓之“能变”。此能变识有三类。第一类,名阿赖耶识,即第八识,是其他识的根本,故又叫“根本识”。第二类,名末那识,为第七识,它以第八识为对象,恒审“思量”。第三类,包括前六识:眼、耳、鼻、舌、身、意,因为它们对外境有了别作用,故又叫“了别境识”。就类讲是“唯三”,就数讲是“八识”。三种能变识及其相应的心所法,其“自体”都能变现出“见分”和“相分”,而“见分”执“相分”为“有”,于是就有了世界上的现象及一切活动。其实,所谓“有”都是“识”变现的结果。第八识与其他诸转识(前七识),于一切时,展转相生,互为因果。一切诸法,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产生的。而“识”也不过是“识性”即识体自己设置的结果。因此,“八识”不过是唯识宗论证“唯识无境”的一个环节,其最终目的还是要追求圆满的“唯识实性”即“真如”。最后还得“转识成智”即转掉八识而成就真如佛性。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