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公所建筑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公所建筑

分类:【传统文化】

上海自清初始,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各地商贾纷纷涌入,他们为了维护同乡同业人的利益,为同乡同业人排忧解难,先后建造了各类会馆、公所240多个,作为团结同乡同业人的“纽带”,也成了我国行会组织的特有形式。这些会馆、公所曾盛极一时,是上海城市建筑艺术史上的“明珠”,在研究上海的历史、经济史、航运史、文化史、行会史以及建筑史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价值。上海的会馆、公所普遍建筑精美、规模宏大,是各地能工巧匠的智慧结晶,为上海的建筑艺术增添了新的光彩。位于南市区会馆街的商船会馆建于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是上海现存会馆中最早的一所,馆内筑有飞檐翘角、金碧辉煌的大殿,大殿前有两层楼戏台,上筑一八角斗形藻井并配以漆画,古朴雅致,国内罕见。上海会馆、公所普遍饰以砖雕、石雕和木雕艺术品,尤以砖雕最为讲究。建于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位于上海老城隍庙后的豆业公所“萃秀堂”,钱业公所“内园”,糖业公所“点春堂”,内均有细腻工整的郭子仪上寿图、三官寿星图、划龙船等题材的砖雕。福建旅沪水果商人建的三山会馆内玲珑独特的打唱台顶藻井成螺旋形上升,上饰八扇奇特城门木刻,全部鎏金,为上海历代发现的古建筑中所罕见。上海的一些会馆、公所在近、现代的革命斗争中还成了上海人民反帝、反军阀斗争的场所。如1797年由宁波旅沪商人建造的四明公所,成了上海人民1874年和1898年两次反对帝国主义扩张“租界”斗争的血案地点;三山会馆,成了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时工人纠察队沪南总部。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9:1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