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六书音均表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六书音均表分类:【传统文化】 研究汉语上古音的著作,清代段玉裁撰,全书分五个部分:一、《今韵古分十七部表》。先简述以前韵书分部得失,说明古韵应分十七部,再列表标明十七部与《广韵》206韵的对应关系,然后逐部说明分部的原则和入声韵与阴声韵、阳声韵相配的情况,并讨论了古音学上的有关问题。二、《古十七部谐声表》。首先阐明谐声必同部的观点:“考周秦有韵之文,某声必在某部,至啧而不可乱。故视其偏旁以何字为声,而知其音在某部。”然后按古音十七部列出每部所包含的谐声偏旁。三、《古十七部合用类分表》。先说明以音相近而部次相邻的原则排列十七部次第,列表分十七部为六大类,然后讨论了异平同入问题,不同部而属同一大类的字互相押韵的古合韵等问题。四、《诗经韵分十七部表》。把《诗经》中所有的韵脚字按古韵十七部分别列出。这是十七部的具体内容和分部的论据。五、《群经韵分十七部表》。把《诗经》以外的其它经书以及楚辞中的韵脚字按十七部分别列出,作用与表四同。 《六书音均表》反映段玉裁古音研究的卓越成就。他的最大贡献是在古韵分部上:一、把之、脂、支分为三部。段氏之前,《广韵》的支佳、脂微齐皆灰、之?,自来言古韵者归为一部,段氏始分为三部,受到古韵学家的普遍赞扬。戴东原说:“辨别五支六脂七之,如清真蒸三韵之不相通,能发自唐以来讲韵者所未发。”(《六书音均表?戴东原先生来书》)二、把真、臻与谆、文、欣、魂、痕分为两部。江永《古韵标准》二者归为一部(第四部)段氏细考《诗经》用韵,“真臻二韵与谆文欣魂痕五韵,三百篇内分用。”(《六书音均表?寄戴东原先生书》)故分为两部。三、把侯韵从幽部独立出来。顾炎武分侯与鱼虞模同部,江永分侯与尤幽同部。段氏因侯与尤幽三百篇内分用而把侯部独立出来。另外,段氏在古音研究上还有两个贡献,一是系统地利用形声字来研究古韵分部。《诗经》用韵是研究古音的可靠依据,但押韵字数有限,不押韵的字则无法归纳韵部。以《诗经》用韵为标准,再利用形声字谐声系统作为补充,可以归纳更多的字。段氏以前,顾炎武、江永研究古韵分部已经注意到对谐声字的利用,但尚未系统化。段氏第一个按十七部分列出《谐声表》,并明确提出“一声可谐万字,万字而必同部,同声必同部”(《六书音均表?古谐声说》)的观点。二是在韵部排列的顺序上,首创以之部为首的排列法,完全变更《广韵》的顺序,而按古音本身的远近来排列,音相近的相邻排列。“十七部次第出于自然,非有穿凿。”(《六书音均表?寄戴东原先生书》)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