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六十户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六十户分类:【中国民俗】 自孔子之后,孔氏家族绵延不绝,持续两千余年,成为世界上屈指可数的谱系井然、辈分分明、有史可稽的大家族。孔子家族至明代,人丁已逾万人,1990年人口普查统计,曲阜孔氏男女裔孙已达10万之众,向有“天下第一家”之称。 偌大一个家族,为分清支派,便由“五位”、“二十派”,最后分为“六十户”。 从孔子到八代孔谦,皆为单传。孔谦生鲋、腾、树三子,家族人口缓慢增加,至东汉前期,定居曲阜的约20户。元和二年(公元85年)汉章帝刘?来阙里祀孔子,“大会孔氏男子20以上者63人”。唐后期,定居曲阜的不足10户。五代后梁时,孔子第四十三代裔孙孔仁玉,因灭伪孔、中兴祖业,孔氏家族中人尊称其“中兴祖”,此后家族繁衍日盛。孔仁玉生四子,两支传两代绝嗣,孔宜、孔?两支繁衍至第四十六代时,发展为六支,一支绝嗣,还有五家,他们各有职衔,孔氏后人依其职衔,称为“五位”,即袭封位、中散位、侍郎位、中舍位、博士位。 到元代前期,孔子后裔传到第五十三代时,除孔氏南宗以及迁出曲阜本籍的世系另序外,长支孔宜以下分为六家,孔?一支分为十四家,共20家,自此称“二十派”。 曲阜孔庙 元末明初,孔子后裔又经五十四代“恩”字辈,五十五代“克”字辈,五十六代“希”字辈到五十七代“言”字辈,其家族繁衍为60家,此时正值明朝初期,孔子第五十六代孙、衍圣公孔希学与合族公议,将60家定称为“六十户”并各定了户名。 六十户,至清咸丰年间已“丁满四万”。六十户中,孔子嫡裔子孙、世袭“衍圣公”一支称“大宗户”。同属大宗户者,根据分支的早晚来决定其与长支关系的远近。 孔子家族由大宗户的衍圣公设立一整套宗法机构,上有族长,下有户头、户举,孔氏宗族有族长衙门,族长由衍圣公选择孔氏族人中辈尊高者充任,并设林庙举事一员,辅佐族长,管理孔氏族人和孔林、孔庙。六十户内,以户之大小远近而定,一般设户头一人,若户大地远,则设二三人,总理户事;设户举一人,辅助户头理事。户头、户举一般由本户族人保举,衍圣公给札任命,管理本户族人。 由曲阜迁居外地的,均称为“流寓户”,孔氏流寓户遍布全国各地。还有浙江衢州南宗派也是孔子家族的一大支派。旧时,外地孔氏族人亦“效阙里”,设族长、户头、户举管理族人。在海外的孔子后裔中,以韩国为最。据1987年人口普查统计,韩国孔姓17207户,共有72382人,组织有“曲阜孔氏韩国大宗会”,以示不忘“根”,只是他们取名的行辈与中国不同,已传至八十六代。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