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六和塔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六和塔

分类:【文化精萃】

又名六合塔。在浙江省杭州市钱塘江边月轮山上。公元970年 (北宋开宝三年) 吴越王钱倜为镇江潮而建,9层,高50余丈。塔上装灯,夜航船赖以导引。后屡毁屡修,南宋绍兴年间及清雍正,光绪年间均有重建。现存砖构塔身是绍兴年间所建。舍利是明代遗物。外部的木构檐廊是1899年 (清光绪二十五年) 重建的。今塔八面七级,高59.89米。塔的中心铺有踏磴,可通顶层。

又名六合塔。宋代建筑。位于今浙江杭州西南钱塘江北岸月轮山上。北宋开宝三年(970),吴越王钱?为镇江潮而建,因地近六和寺,故名。原为九层,高50余丈,塔顶装灯,夜间江船赖以导航。宣和三年(1121)毁于兵火。现存砖构塔身为南宋绍兴二十三年(1153)重建,高59.89米,八角七层(外观十三层),柱子、斗拱均仿木结构。顶层与刹为明代重建,外部木构檐廊系清光绪间重建。塔内有回廊,设阶梯可至塔顶远眺江景;每层回廊两侧有?门,内通小室,外通檐廊;塔内须弥座上均有飞天、人物、花卉、鸟兽等砖雕图案,刻划精致、形象生动。该塔是宋代建筑史上的珍贵实物,亦为我国现存砖木结构建筑之珍品,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又名六合塔,耸立在杭州市城南钱塘江边月轮山上。北宋开宝三年吴越王钱?为镇钱塘江潮而建。塔身九层,塔顶装灯,钱江夜航船只以此导航。现存塔身系南宋绍兴二十三年(1153年)重建,外部木构檐廊系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重建,每层廊侧设有壶门,内通小室,外通檐廊,有梯可登,凭栏远眺,钱江景色尽收眼底。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又名六合塔,在钱塘江北岸月轮山上。北宋开宝三年(970)吴越王钱?为镇江潮而建。“六和”之义取于佛家六种规约,“六合”则为天地四方之意。宣和三年(1121)毁于兵火。现存砖构塔身系南宋绍兴二十六年(1156)重建,塔刹系元代元统二年(1334)遗物,外部木檐系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重修。塔八面,外观13层,内为7层,高59.89米。每层为外墙、回廊、内墙和中心小室四部分,形成内外两环,中间夹以回廊,楼梯置于回廊之间。墙体厚4.12米,四面辟门,门洞形似甬道,门洞两侧有壁龛,龛下做成须弥座。内墙也四面开门,另四面为壁龛。通过内墙门洞,可入供奉佛像的中心小室。塔内砖雕二百方,有人物、花卉、飞禽、走兽、飞仙、嫔伽、伎乐天等各种题材,并保存了《四十二章经》石刻、“尚书省牒”碑等文物。塔角铁马104只,迎风作响。登塔凭眺,江上风帆点点,气象万千。1952年、1971年、1990年进行加固维修。 1987年在塔西建中国古塔陈列室,介绍中国古塔的各种类型及演变史。

著名古塔之一。又名六合塔。在浙江杭州市城南钱塘江边月轮山上。北宋开宝三年(970)吴越王钱?为镇钱塘江潮而建,因地近六和寺得名。塔上装灯,江上夜航船只赖以导航。宣和三年(1121)毁于兵火。南宋定都杭州,于绍兴二十三年(1153)重建,现存砖砌塔身仍为南宋遗物,塔刹则为明代所装,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于塔身外部重筑木构檐廊,仍为砖木结构建筑。现塔高59.89米,平面呈八角形,外观十三层,内为七层,每层中心都有小室。柱子斗拱等均仿木构建筑形式。四周廊子铺有踏蹬,可通顶层,每层廊子两侧都有壶门,内通小室,外通檐廊,塔内所有须弥座上,有砖雕神人、飞天、花卉、鸟兽等图案,与《营造法式》所载如出一辙,全部保留宋代风格,是我国建筑史上珍贵的实物资料。檐廊的翘角悬系铁铃,随风摇荡,叮玲有声。解放后,多次修葺,已焕然一新。登塔远眺,钱江东去,大桥飞架,江上白帆点点,对岸阡陌纵横,气象万千尽收眼底。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9 1:4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