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六曹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六曹分类:【传统文化】 ①汉武帝置尚书四员,分常侍、二千石、户、主客四曹。成帝增设三公曹。东汉光武帝改常侍曹为吏曹,又分主客曹为南主客曹,北主客曹,故称六曹。魏晋、南北朝屡有改革,但尚无定制。至隋、唐始定为吏、户、礼、兵、刑、工六部。隋、唐之前,曹即为尚书,其后六部成为尚书省的下属机构。参见“六部”。②唐代各州佐治之官分功、仓、户、兵、法、士六曹,亦称六司,即司功、司仓、司户、司兵、司法、司士。 ①古代官署名。为尚书台具体职能机构。西汉宣帝时尚书郎已分职分曹治事,成帝建尚书台分设五曹办事。东汉光武帝以尚书台实领相权,设六曹机构分掌国家政务。据《后汉书?百官志三》六曹为三公曹、吏部曹、民曹、南北两主客曹、二千石曹。又据《晋书?职官志》:“后汉光武以三公曹主岁尽考课诸州郡事;改常侍曹为吏部曹,主选举祠祀事;民曹主缮修功作盐池园苑事;客曹主护驾羌胡朝贺事;二千石曹主辞讼事;中都官曹主水火盗贼事,合为六曹。”六曹俱置尚书,各秩六百石。每曹下设尚书侍郎6人,皆秩四百石,职掌文书撰拟之事。据《宋书?百官志上》引注《汉官仪》说:东汉尚书侍郎36人,初入台只称守尚书郎,满岁称尚书郎中,3年称尚书侍郎。每曹另有3人为尚书令史,秩各二百石。晋初有吏部、三公、客曹、驾部、屯田、度支六曹;武帝太康时则以吏部、殿中、五兵、田曹、度支、左民为六曹,六曹尚书皆为第三品官。东晋设吏部、祠部、五兵、左民、度支五曹。南朝宋、齐、梁、陈均以吏部、祠部、度支、左民、都官、五兵为六曹。北齐六曹分别为吏部、殿中、祠部、五兵、都官、度支,各置尚书1人,第三品官阶;左右丞各1人,从四品,另有尚书郎中多人。隋唐依六曹定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后世亦有称尚书省六部为六曹者。据《宋史?职官志一》:“凡天下之务,六曹所不能与夺者,总决之;……事有成法,则六曹准式具钞,令、仆射、丞检察签书,送门下省画闻。”②唐州府佐吏的统称。唐制,府州皆置参军为佐吏,于州则称司,在府即称曹,以功曹、仓曹、户曹、兵曹、法曹、士曹为六曹,统称诸曹参军。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