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六祖坛经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六祖坛经

分类:【文化精萃】

佛教禅宗经名。全称《六祖大师法宝坛经》,简称《坛经》。唐慧能口授,门人法海集录,后人陆续有所增订。一卷。分成十品,即行由、般若、疑问、定慧、坐禅、忏悔、机缘、顿渐、宣诏、咐嘱。把“真如”视为最高的世界本原,“于自性中,万法皆见”。根据“自性本自清净”立说,发挥“明心见性”“顿悟成佛”之理。倡导“见性成佛”,靠精神顿悟,豁然开朗,领悟佛教义理。中国佛教著作被尊为经者,只此一部。现存有4种版本:法海集记本。到近代在敦煌发现,亦称“敦煌写本”,全名《南宗顿教最上大乘摩河般若波罗蜜经六祖慧能大师于韶州大梵寺施法坛经》;惠昕本。题名《韶州曹溪山六祖大师坛经》;契嵩本,全称《六祖大师法宝坛经曹溪原本》,简称《曹溪原本》;宗宝本,题名《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后世流通的为此书。1944年普慧大藏刊行会有《坛经》4种合编本。注释本有近人丁福保《六祖大师法宝坛经笺注》、郭朋《坛经校释》。

中国佛教禅宗重要典籍。1卷。记载中国佛教禅宗六祖慧能事迹和语录,全称《六祖大师法宝坛经》,简称《坛经》。禅宗六祖大师慧能曾于韶州(今广东韶关)大梵寺坛上说法,由其弟子法海等加以集录,遂尊为法宝坛经。中国佛教著作,称之为“经”者仅此一部,然称经并非六祖之意,盖后人尊其法而为。《夹注辅教编?坛经赞题注》曰:“始其众人欲请宗门第六祖大鉴禅师,开演东山法门于韶州大梵寺,尊敬大鉴之道,乃封土为坛,以资其说法。其后弟子者集大鉴之说,因而目为坛经也。”全书分为行由、般若、疑问、定慧、坐禅、忏悔、机缘、顿渐、宣诏、咐嘱十品,立“佛性本自清净”之说,扬“明心见性”、“顿悟成佛”之理,为中国佛教禅宗重要典籍。

中国人唯一被尊为经的佛教著作。全称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简称 《坛经》。据佛教传统,释迦牟尼所说才是经,那么将中国人所说尊为经,就难免有 “僭越” 之嫌。六祖是禅宗第六代传人慧能。慧能是一字不识的文盲,主张 “不立文字”、“见性成佛”,这部禅宗的经典当然不可能出自慧能之手。据 《坛经?序品》称,慧能在曹溪东林寺传教,韶州刺史 (当地最高长官)韦据特意请他在城内大梵寺的法坛宣讲“以般若智慧到达涅?彼岸” 的妙义,听众包括官员、儒士、道士及百姓,多达万人,门人法海记录其说,故称 《六祖坛经》。《坛经》 以慧能自报家门开始,详细叙述了他皈依五祖弘忍的因缘及获得法衣的前后经过,然后就是慧能宣讲阐发 “顿悟成佛”的法门。《坛经》传世的版本有多种,一般分为十篇: 行由第一、般若第二、疑问第三、定慧第四、坐禅第五、忏悔第六、机缘第七、顿渐第八、宣诏第九、付嘱第十。据 《坛经?付嘱》,慧能弥留之际,法海问: “衣法应该传给谁?”慧能回答: “我在大梵寺说法,现在抄录流行,叫作《法宝坛经》,你们守护,递相传受,超度芸芸众生,只要依照此说,就是正法。”其实,《坛经》并非一时一地的说教,而是慧能生平言行的记录,包括他平时与法海、志诚、法达、神会、智常、智通等弟子的答问,类似孔门的《论语》。《坛经》全文仅一万二千余字 (后增至两万余字),却给后人留下无穷的启迪,如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一灯能除千年暗,一智能灭万年愚”、“真心是净土”、“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我心自有佛,自佛是真佛; 自若无佛心,向何处求佛”等。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5:2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