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六艺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六艺分类:【传统文化】 ①儒家六部典籍(《诗》、《书》、《礼》、《乐》、《易》、《春秋》)的合称,即“六经”。刘歆《七略》著录六经典籍,称为“六艺略”。见《汉书?艺文志》。参见“六经”。②古代学校教育之六门课程,即礼、乐、射、御(驭)、书、数。《周礼》卷4《地官?司徒?保氏》:“保氏掌谏王恶,而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 原为古代贵族子弟在学校学习的六种科目,指礼(仪式规章)、乐(音乐舞蹈)、射(射箭)、御(驾车)、书(读书写字),见《周礼?地官? 保氏》。后亦指“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六部儒家经典。《史记?滑稽列传》:“孔子曰:‘六艺于治一也,《礼》以节人,《乐》以发和,《书》以道事,《诗》以达意,《易》以神化,《春秋》以义。’”西汉董仲舒主张把“六艺”作为钦定的教育书目,禁止儒家以外的切学说的传播。《汉书?董仲舒传》:“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古代的教育内容。孔子以前的学校基本上都是分礼、乐、射、御、书、数六科进行教学,由于这六科大都需要演习,因而都有技艺的成分,故称六艺。礼为周代礼仪制度,乐是演礼时的伴乐,射是射箭之术,御为驾车之技,书为历史,数是算术。但也有把六经称为六艺者,如《史记?滑稽列传》中就曾把礼、乐、书、诗、易、春秋六经称作六艺。 ①即六经:《礼》、《乐》、《书》、《诗》、《易》、《春秋》。《史记?滑稽列传》中曾引孔子的话说:“六艺于治一也,《礼》以节人,《乐》以发和,《节》以道事,《诗》以达意,《易》以神化,《春秋》以道义。”刘歆《七略》著录六经经籍时,称为“六艺略”。(见《汉书?艺文志》②古代学校的教育内容。《周礼?地官?司徒?保氏》称:“保氏掌谏王恶;而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即礼、乐、射、御(驭)、书、数。包括“五礼”、“六乐”、“五射”、“六书”、“五御”、“九数”。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