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六门堰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六门堰分类:【传统文化】 古代水利灌溉工程。①又名六门陂(bēi卑)、鹿门?。在今河南邓县西。西汉元帝时南阳太守召信臣主持修筑,立石门(水闸)截湍水(今湍河)以溉农田。汉平帝元始五年(5),又立三石门,共为六石门,因名。此工程灌溉面积达五千余顷。西晋太康年间,镇南将军杜预复加修治,灌田万余顷,公私同利。②在今陕西武功县西。三国曹魏时卫臻征蜀,扩建成国渠以溉田。南北朝西魏大统十三年(547)于成国渠流经武功县一段筑堰,以提高灌溉能力,置六斗门(水闸)以节水,故名。工程直至唐贞观年间方竣工。唐代屡有修治。为京畿地区重要水利工程设施。宋时已涸。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