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关中社火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关中社火分类:【中国民俗】 汉族民间传统娱乐习俗。流行于陕西关中各地。古代称社火为 “傩” (nuó挪) ,多在迎神赛会上举行。几经演变,遂成为一种迎春娱乐活动。夏历正月初五以后,社火开始上街表演,十五达到高潮。社火的名目繁多,有平台(演员站在人抬的桌面上) 、芯子(演员站在金属支架上) 、高跷(演员脚扎柳木腿表演) 、牛社火(演员站在牛背上) 、马社火 (演员骑在马背上) 、车社火 (演员站在各种车上) 、背社火 (下边的演员用架子背着上面的演员) 、龙灯舞、狮子舞、蚌蛤舞、大头和尚舞、采莲船、跑竹马等,其中有的是白天耍,有的是夜晚耍。内容多为戏曲故事,如《空城计》、《黄鹤楼》、《杀四门》、《出五关》、《三娘教子》、《杀狗劝妻》、《打柴训弟》、《游龟山》、《铡美案》、《白蛇传》等。表演以 “巧”、“险”取胜,如 《断桥》 中的白娘子站在五根香上,用两把剑的尖子挑着许仙和青蛇; “蝇刷吊娃” 把一个不足周岁的孩子吊在一撮马尾丝做的蝇刷上游来荡去,使观众为之捏汗咋舌。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