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关帝童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关帝童

分类:【地域文化】

关帝童或许可称之为潮汕地区一种古老的民间歌舞,是潮汕城乡盛行不衰的少年儿童游戏。一般在农历八月中秋节前后,做这种游戏时,由主持者到田里捧回一块土置于香炉中拜之,然后出一人为 “脚色”蹲于中央,拈香闭目,其余小孩则多执香火一柱,上下左右晃动并齐诵咒语。“脚色”在缭绕香烟中,在节奏和谐却又十分平板的咒语声中昏昏然睡去。至香落“脚色”跃起,按大家点到的题目或唱歌,或唱戏,手舞足蹈,常常不能自己。到最后唤其名字,让“脚色”醒来,并唱一首煞尾歌结束游戏。

而潮州彩塘一带旧时关戏童较盛,活动情况是在田间简陋戏台上,放张席子燃放纸钱之后,由主持者手持木槌登台,将木槌一头触地,然后口念咒语。这时演员接着出台亮相,以手触木槌,顿时倒地,双眼紧闭,昏睡如醉。于是主持者吩咐将他们招至后台,并向观众说出演出剧目。此时台上鼓乐齐鸣,抬至后台的演员依然紧闭双眼各自进入角色,登台表演,而所有角色的唱腔曲调则均为后台他人代唱。台上角色闭目表演,后台伴唱配合,蔚为观止。肖遥天在《潮音戏的起源与沿革》一文中认为,“潮州的关戏童乃承接古代侏儒唱优的旧规。潮音戏的鼻祖是关戏童”。

其他如带神秘、传教色彩的走五方,又名“走贡”,是流传于潮汕一带的一种古老的宗教祭祀舞蹈。设坛请五方神灵来驱魔降煞,消灾抵难保佑平安。每年农历七月普渡(祭孤魂),或是打大蘸(清蘸) 以及较大场的功德、道场,都有这种宗教祭祀舞蹈活动。

“走五方”有佛家和道家之分,其表演程式大同小异。表演时把场地划分为金、木、水、火、土,即中、东、西、南、北方五个方位。每个方位各设祭桌,摆上供品和佛 (神) 像。表演者身穿袈裟 (佛家) 或道袍 (道家),手拿黄、青、白、红、黑五色旗,不断挥舞跑动,表演不同动作,变换各种图形,配上打击乐伴奏,气氛颇为热烈,表演人数以五人为主。表演程式有: 称陀、压乙、双分、单蝴蝶、双蝴蝶、脱甲、铁索股、梅花、破头支、三脚凳等十套。

以高雅的 “阳春白雪”式的文学、书画创作与通俗的 “下里巴人”式的民间艺术相较,潮汕地区给世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恐怕还是民间音乐、戏曲、舞蹈、说唱等通俗文艺方式,即潮乐、潮剧、英歌舞、潮州歌册等。潮州民间艺术根深叶茂,群众基础广泛,长盛不衰。拥有众多的乐迷剧迷,是潮州民间艺术赖以存在发展的基础。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21:3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