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其他曲艺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其他曲艺

分类:【中国民俗】

(1)宣卷。原是唐代寺院中的“俗讲”,后来发展为民间的一种说唱艺术。嘉善县大舜、陶庄等乡至今还在流传,分为“木鱼宣卷”、“丝弦宣卷”两种。旧时,每年春天在到杭州烧香的香船里,必请宣卷艺人随船同去,一路上唱宣卷。后宣卷出现在宗教、岁时、喜庆活动中,如佛教香期、道教香期、七月七和病愈后的“了愿”、小孩满月剃头、老人做寿等也请宣卷艺人演唱。宣卷演唱者由几人结成一个班,有传统抄本。

(2)参龙。流行于温州,亦叫“领龙”、“唱龙”,是参谒龙神的意思。这是一种配合舞龙灯时进行的说唱形式。凡逢节日舞龙时,每支龙灯队伍都有一个灯师,负责参龙,乐器为牛皮大鼓和大铜锣。每到一家,先由灯师领头演唱,词的内容均是祈神保佑合家平安,歌颂吉祥,祝贺丰收。其曲调热烈、明快,唱一句,敲一阵儿锣鼓。旧时迎龙灯,家家户户要摆香案,有钱人家还摆香案景(即用年糕粉制成各种戏曲故事人物,或者飞禽走兽等)。灯师必须根据物品进行随编随唱,唱后主人给以赏封。

看社戏(叶劲草摄)

草台戏(叶劲草摄)

(3)小热昏。起源于清末民初,流行于浙江杭州和上海等地。当时杜宝林以“说朝报”形式,说唱时事新闻和笑话故事,内容多讽喻当时的社会黑暗,初名“醒世谈笑”,后称“小热昏”,曲种即以“小热昏”得名。以小锣或三巧板伴奏,常用曲调有“锣先锋”、“三巧赋”、“东乡调”等。一部分小热昏艺人进入上海后,吸收相声、隔壁戏等其他曲艺形式,发展成为独角戏。但小热昏仍继续流行,现在演出时称为“小锣书”。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20:5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