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其他的谚语中的服饰语汇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其他的谚语中的服饰语汇

分类:【风俗文化】

人不见长,总见衣短: 见小孩长高不易看出,衣服短了却容易发现。形容小孩长得快。

又要过河,又怕脱裤子: 脱裤子在一般情况下被认为是不雅的举止,在过河的时候脱下裤子,以免被浸湿。这是因实际情况需要的服饰行为。想要过河,却不好意思脱掉裤子。比喻做事怕麻烦,或怕人议论。

过了黄梅买蓑衣: 蓑衣是用棕草等物编织的御雨之服,下雨时候可披在身上。梅子成熟的初夏季节,江南一带多雨,正是用蓑衣的时候。待梅雨季节过后才买蓑衣为时已晚。比喻事情过后才采取行动。

衣不长寸,鞋不差分: 衣服不长一寸,鞋子不差一分,这样穿上才合适。这都是因为在制作前经过了精确的测量。比喻算度精确。

捡到乌纱帽,失却雪花银: 乌纱帽是明代的冠帽,它象征着官职但并不是实在的职位。雪花银是实实在在的钱财。捡到的是虚无的官职,丢失的是实在的金钱。比喻金钱、官职都没得到,两头落空。

貂不足,狗尾续: 古代近侍官以貂尾作为冠饰,晋代朝廷任官太滥,貂尾不足,以狗尾代之。形容以次充好,凑数。

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经常在河边走,难免被河水打湿了鞋子。比喻常处在某种环境中,难免受坏习气和作风的影响,就像鞋子难免被打湿一样。

扯了龙袍也是死,打死太子也是死: 龙袍是皇帝穿的礼服,代表了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力。扯了龙袍是对天子的不敬和冒犯。扯龙袍和打太子所犯的过错是一样的,都是死罪。比喻横下一条心,豁出来大胆干。

穿钉鞋走泥路,步步落实: 钉鞋鞋底带有钉子,走在泥路上钉子深深地扎在泥里,而不会因为路滑而跌倒,每一步都很扎实。比喻做事每个步骤都扎实、稳妥。

穿新鞋,寻干道: 穿上新鞋就寻找新的平整干燥的道路行走,不再去践泥湿的路。比喻改过自新。

饥者不厌糟糠,寒者不厌短褐: 短褐是用粗麻布制成的短衣。饥饿的人不嫌弃糟糠,寒冷的人不嫌弃粗陋的衣服。比喻处境艰难的人容易得到满足。

饥者易食,寒者易衣: 饥饿的人易为食,寒冷的人易为衣。指饥寒交迫的人在吃穿上容易得到满足。

命运不设朱紫贵,终归林下作闲人: 朱、紫这两种颜色在唐宋时期是品级较高的官员官服的颜色,指代做官的人。句意为没有当官的命,只能在竹林下过闲散的生活。

小来穿线,大来穿绢: 小时候穿线,说明家庭经济情况不好。只有这种知道生活疾苦的孩子才更加发愤图强,从而取得成功。比喻发奋长大才有出息。

衣是人之威,钱是人之胆: 在给人的第一印象中,衣着往往起着重要的作用。穿得光鲜气派,给人一种威严的感觉,同时从服饰心理学而言,穿着者自身也感觉很有气势。同样,兜里若有钱,走到那里都不怕。

话是拦路虎,衣是?人毛: 如果说人们态度强硬的话语就像拦路虎一样让人心生退却,那么穿着就能够如同这只猛虎身上的皮毛一样,起到慑人的作用。说明服饰对人产生的影响。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5:4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