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其他节日灯彩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其他节日灯彩分类:【中国民俗】 江西人对立春特别重视,人们采用各种形式迎接春天的到来。玉山县一带的村民在立春前一天就做好了接春的准备,这天都要去采一种[XCHAR[R200902017_TM.b8cf24]]香草,做成一盏盏灯彩,当地称“[XCHAR[R200902017_TM.b8cf36]]香灯”(属祭祀类灯)。人们在上面插满香枝,等第二天立春时间一到,在早已摆好茶、果、五谷的摄供桌边,点燃[XCHAR[R200902017_TM.b8cf57]]香草,燃放鞭炮,以供春神,乞求神仙保佑幸福如春,五谷丰登。这时,被点着的香枝和[XCHAR[R200902017_TM.b8cf6a]]香花的香味糅合在一起,仿佛给人带来了春天的气息。 社火灯彩(宗玉珍摄) 二月二,俗称“中和节”。这天江西民间也有许多地方要张灯结彩,祭祀太阳神、土地公公和龙王老爷。每年这时,正是油菜花开的季节。南昌县的农家,在这天都要用油菜花编织成花篮,做成菜花灯,送到田间去祭祀土地公公,祈求他帮助民间获得好收成。传说这天如果不给土地公公送灯,会惹恼神灵,带来不利。因此,当地民间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菜花灯》:“菜花开处田野黄,田家打鼓喜洋洋。土地无爵无名字,村人拜神识神意。虬髯蓝面金作甲,富家屠豕又杀鸭。买油脱襦入质库,今夕缺灯恐神怒。” 五月初五端午节,这天全国各地都要举行龙舟竞渡活动,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但江西有些山区离江河较远,便只好在陆地上玩龙舟灯,俗称“旱龙船”。传说这龙舟灯可送走“五瘟”(即“五毒”),此灯用竹、布、纸扎成,在船灯两边的船沿上,各有一排点燃的蜡烛,船灯划至夜晚,烛光在夜幕中一闪一闪,如同“鬼火”一样。人们将船灯划进庙内,进行祭祀,而后用羽毛扇将烛火熄灭,当地人称此为“驱鬼下水,请神上船”,整个仪式一直延续到半夜才结束。 六月初四,安义一带称之为“荷花的生日”。为了祭祀荷花神,每年这天晚上,人们都要来到种植莲荷的池沼边,燃放荷花灯,祈求生活幸福美好、莲藕年年丰收。这种荷花灯是用竹、纸粘扎而成,中间放有一根浸满油的草纸捻。晚上,人们将荷花灯点燃后,放入荷塘的池水中,荷花灯漂游在荷叶之间,时隐时现,犹如朵朵盛开的荷花漂浮于水面,美丽异常。 八月十五,是我国传统的中秋佳节。在江西许多地方,民间在这一天有烧瓦子灯、孔明灯的习俗。在江西临川、南城、赣县、波阳、上犹等地,孩子们在中秋晚上由父母带到郊野,四处寻拾砖瓦,用它们堆成一座座外圆内空、层层有孔的宝塔形瓦子灯。搭好后,人们将柴火放入里面点燃,等砖瓦烧得通红时,还要往里面浇油,使黑暗的四野,变得如同白昼,一直持续到深夜。传说,这一习俗是元代外族侵略此地时,民间暗中定好,八月十五烧瓦子灯,让黑夜变成白昼,好杀“鞑子”,而相沿成俗的。在景德镇,每逢中秋之夜,家家户户要烧“太平窑”,是因为太平军曾扶助和挽救过岌岌可危的陶瓷业。太平军失败后,为纪念他们的功绩, 每年中秋之夜,陶瓷工人便沿着昌江河滩,用烧瓷的渣饼搭起一座座太平窑,燃柴生火。赣南的遂川、安福、永新一带,中秋之夜,人们要向天空燃放“孔明灯”。此灯是用白纸糊成,上尖下圆,形如吊钟,中间吊有一团汲满油脂的草纸作捻,点燃后被热气冲至三五百米高,挂在满月的天空,瞬间好像嵌了无数繁星,时高时低,煞是好看。相传此灯是纪念三国时孔明借东风而来。高安在中秋玩由整个西瓜挖空雕刻而成的“西瓜灯”。中秋前夕,艺人们在瓜上描绘好美丽的图案,用小刀精心雕刻出狮子抢球、二龙戏珠、蝴蝶闹瓜、莲生贵子以及虫鱼花鸟等,其花样纹饰繁多,但不管什么样的灯,都还得刻上“吉祥如意”、“五谷丰登”、“人寿延年”、“四季平安”等吉祥文字。瓜刻好后,就在瓜蒂上开一个茶杯口大小的圆洞,将里面的瓜肉全部挖出来,再在瓜内盛上一小碗清水,加上菜油,油浮于水面,而后用稻草标结成一个“女”字形的草夹,将灯草夹紧,放于瓜内的浮油上,点燃灯芯,最后在瓜蒂口用一根小绳子系住,缚在一根五六尺长的竹竿上,提在手中上下左右挥动,增色不少。 另外,在四月初八浴沸节、七月十五鬼节、腊月二十四小年等节日里,江西大部分地区也伴随有多种多样的灯彩活动,但主要以祭祀活动为主。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