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养济院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养济院分类:【传统文化】 宋代贫民医院。略同于安济坊。其初由汝愚捐私钱百余万创养济院,俾四方行旅之疾病者得药与食。后浸移为它用,赵崇宪为之修复并立规约数十条,以愈疾多寡为赏罚。弃儿亦收养入内。病囚亦可入养济院、安济坊。后如淳熙二年(1175年),陈岘为苏州太守时设居养安济院一所;淳熙九年 (1184年),钱佃说他在此前知隆兴府时于城外置有养济院一所; 嘉泰元年 (1201年),和州请置居养院; 绍定四年 (1231年),吴渊在苏州设济民药局等,都是类似之贫民医院,但以私办为主。 南宋济养乞丐、流民等贫病患者的慈善机构。绍兴元年(1131),绍兴府(今浙江绍兴)街头乞丐很多,官府遂办此机构,收留生活无依的流移病患之人。除供给粥食外,还派有医官治病。此后各地纷纷设置,州府一级逐渐普及,其中不少是从原来的居养院改造而来,以官办居多,也有个人捐资兴办的。如赵汝愚等人捐资创办的隆兴府(今江西南昌)养济院,置有田产百余亩,以岁入租米为济养之源。其他各地较著名的养济院有:临安府(今浙江杭州)、明州(今浙江宁波)、建康府(今江苏南京,一度改名居养院)、和州(今安徽和县)等。其济养规则,或日支钱米,或冬日支钱米,或冬日接济,或专门收治病患者,给药医治。其规模或收养百余人,或可收养数百人。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