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内相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内相分类:【传统文化】 ①唐宋时对翰林学士的别称。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738年)设翰林学士院,将翰林院中长于诗文写作的学者置于院中,称“翰林学士”,其职责是作为皇帝的文学侍从,备顾问,拟文稿。学士院例置学士六人,择其中资历深者一人为“承旨”。安史之乱以后,军事频繁,“深谋密召,皆从中出。”(见《旧唐书?职官二》)。翰林学士于其间起着极大作用,地位愈来愈重要,不但在草拟诏制方面分割了中书舍人之权,也在参谋密议方面分割了宰相之权,因而翰林学士“选用益重,而礼遇益亲,至号为‘内相’,又以为天子私人。”(见《新唐书?百官志一》)。唐宪宗以后,翰林学士承旨往往晋升为宰相。又,唐德宗时翰林学士陆贽也被称作“内相”。《旧唐书?陆贽传》:“及出居艰阻之中,虽有宰臣,而谋猷参决,多出于贽,故当时目为‘内相’。”②宫中太监亦称内相。《红楼梦》第八十三回:“门上人进来回说:‘有两个内相在外,要见二位老爷呢。’……门上的人领了老公进来。”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