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内省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内省分类:【传统文化】 ①古时称帝王宫中为内省。《后汉书?皇后纪?和熹邓皇后》:“宫禁之重,而使外舍久在内省,上令陛下有私幸之讥,下使贱妾获不知足之谤。”②指门下省。《资治通鉴?陈宣帝太建四年》:“后?在内省,言声高慢,光适过,闻之,又怒。”胡三省注:“齐盖以门下省为内省。”③泛指宫内官署。北魏、北齐均置内省官署。唐太宗贞观三年(629年)置秘书内省,修五代史,史成则罢。宋初置,职掌内职,太宗时改为尚书内省。 儒教提倡的修养方法。即自我的内心省察,语出 《论语?颜渊》: “子曰: ‘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用现在的话说,就是:问心无愧,何所畏惧?孔子曾说:“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弟子曾参也说: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这些就是 “内省” 的具体内容。显然,“内省”是个人的精神活动,基于对人性本身的自信,用孔子的话说,就是: “我欲仁,斯仁至矣。” 孟子就将这种反躬自省的修养方法概括为 “反求诸己”,前提是 “万物皆备于我”,仁义礼智等美德都是与生俱来的 “良知”,所谓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羞恶之心,人皆有之; 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只要 “反求诸己”,尽心知性,就能知天,就能达到 “天人合一” 的境界。这种被现代学者称为“内在超越”的修养方法,就被历代儒家奉为君子之道。无论是程朱理学,还是陆王心学,都讲究 “内省” 的功夫,视为超凡人圣的法宝。但是,“内省”是一种追求道德 “自律” 而不是 “他律” 的心路历程,缺乏可操作性,尽管儒林中人可以身体力行,但却很难在一般民众中推广开来。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