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内蒙古长城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内蒙古长城分类:【传统文化】 据史书记载,历史上共有20多个朝代和诸侯国家修筑过长城,有13个朝代和诸侯国家在内蒙境内修筑过长城。公元前8世纪,春秋时代的周代南仲城,战国时代的赵、魏、秦、燕长城大部分修筑于内蒙境内。秦始皇统一后,将列国长城连成一线,从而形成完整的军事屏障。继秦之后,汉代长城向西延伸。南北朝时期的北齐、北魏、隋、辽、金王朝均对长城进行修葺。明朝为防止蒙古族及东北女真族入侵,朝廷采取“高筑墙”的方针,对长城进行了十八次大规模的修筑,这时的长城已达全盛时代,共有外边、内边、次边三条长城。其中,700多里长的次边全部在内蒙境内。除春秋战国周代南仲城遗迹无存,其它都有遗迹可寻。各时代相加长城约十万多里,在内蒙境内就有3万多里,成为古代城防建筑的重要历史凭证。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