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再婚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再婚

分类:【文化精萃】

再婚通常可分为丧偶再婚和离婚后再婚。寡妇和鳏夫可以在教堂和犹太会堂结婚,离了婚的人却被天主教限制在教堂举行婚礼。任何被法律允许的人都可以在登记处举行婚礼。

寡妇再婚可以由她父母或本人发出请帖,在教堂婚礼中,“交掉”仪式可有可无,没有列队仪式,可以有一个女傧相伴随。在婚礼上白色服装和面纱,香橙花和女傧相们是未婚妇女的特权,寡妇一般穿暗紫色或漂亮服装即可。在结婚仪式前,她把第一次结婚时的戒指脱下。宴会费由她自己付,除非父母或他人乐意付。

对于鳏夫若是娶未婚女子,婚姻仪式同未婚青年相同。对第二次婚礼在原配偶活着的情况下,能否在教堂举行,苏格兰教会、公谊会、犹太教都允许,英国国教和天主教对此限制很严。

俗称“二婚”,指配偶离异或死亡,再次结婚。男子再娶,多称续弦、填房或二房,女子再嫁称改嫁或易嫁。辽北一带,俗呼走道儿。

男性再娶,旧俗限定不多,但婚礼不及初婚隆重。女性改嫁,旧习限制严格,封建社会礼法,要求女子“从一而终”、“守贞守节”。故女子再婚,不仅遭社会舆论谴责,还被族人视为“辱没门风”,横加干涉。迫于这些压力,过去,多数女子无论未婚夫早夭,或丈夫病残不能过正常夫妻生活者,都不得改嫁。前者称望门寡,后者谓守活寡。正如辽境民谣所云:“嫁鸡跟鸡飞,嫁狗跟狗走,嫁根扁担抱着走。”

寡妇改嫁,礼仪从简。婚礼多在日落后举行,不许新娘说话,不能梳洗打扮,不准坐轿乘车,不兴从正门出走。辽北一带,以前寡妇改嫁其景恐怖阴森,寡妇腰围红布带一条,上别利斧一把,手捧红高粱半斗,尾随一接亲的挑灯人,来到荒郊孤树下,双臂搂抱树干,口念谣词:“大姐去采花,二姐在看家。挎筐去坟地,在外采满再回家。”同时撒红高粱,斧砍树干,意与亡夫断绝前缘,并把“克夫”的命转嫁孤树,确保后夫无恙。传统习俗中,寡妇再嫁,备受歧视。20世纪中期以后,旧俗渐变。80年代至今,男女再婚被视为常礼,无人见怪。

因配偶死亡或离异而再次结婚的。离婚而再婚的俗叫“二婚头”;女子夫残再嫁的俗称“改嫁”,亦称“半截媒”,柘城县一带则叫“超门槛”。男与寡妇结婚,称“娶寡妇”。旧时与寡妇结婚的多为家庭贫寒或本人有其他缺陷者,也有的是亡妻的。过去,在封建伦理道德的影响下,若夫死守节,乡里皆敬重;若改嫁则被认为是辱没门风,故常遭族人干涉阻挠,有的娘家也为此与其断绝关系。还有女子自幼订婚,但成婚前未婚夫夭折,为求贞节之名,就抱灵牌成婚,终身不嫁,俗称守“望门寡”。也有的寡妇囿于不能改嫁的陋习,就与其情人暗中商定,并疏通有关人员,明抢暗就,“抢”回家中成亲。旧时,寡妇改嫁,婚礼仪式从简,甚至有的仪式带有对寡妇再嫁的歧视和侮辱。在修武县一带,寡妇再嫁婚礼多在下午或傍晚举行,离开时要坐没顶轿或大椅子,与其临近的沁阳市一带则更刻薄,坐轿(大椅)还要反着坐,上轿(椅)还要在村外十字路口。有的还让其反穿罗裙,称作“反穿罗裙,另嫁男人”。整个过程不用鼓乐,不放鞭炮,不闹洞房,不举行正常婚嫁礼仪中的各种祝福仪式。在柘城县一带,寡妇改嫁当天上午,要到亡夫坟茔烧纸告别。到新夫家下轿时,要双手端一斗粮食,转转磨道,转转椿树。当地柏香、葛村、王曲的西半部和沟乡西部,还要让她踏在农具耙上,听新郎说完“光棍越娶越害怕,寡妇越嫁越胆大”后,向新郎发誓“踏踏耙,再不嫁”。20世纪50年代后,寡妇改嫁受法律保护,外人不得干涉与阻挠。若因财产与子女的归属抚养而引起纠纷,可通过调解协商解决。寡妇再嫁受到社会承认,至今婚礼也渐采用常仪。

再婚指寡妇改嫁和妇女离婚再嫁。过去妇女遭受的封建伦理道德观念的束缚和摧残最深。无论妇女在家中遭到多么残暴的虐待,都不能离婚。妇女死了丈夫也要终身守节,不得改嫁他人。再婚受到来自婆家、娘家和社会舆论的指责和阻挠。一般而言,娶再婚妇女,仪式极其简单。夏津称娶寡妇为“拉后婚”,没有乐队鼓吹,没有花轿,也不亲迎,由丈夫用车接回,不拜天地,不拜宗庙祠堂。莱阳称寡妇改嫁为“出水”,由丈夫在夜晚用驴骡将新妇接回家,妻子自己动手作汤饼与丈夫共同庆祝即成,而且由于相传为寡妇写婚书有损阴德,所以无人愿给他们写婚书。过去,在有些地区还存在抢寡妇的习俗。如果寡妇准备再婚,一定暗地托人说合,不能走漏风声,否则在结婚的晚上,别人可以在中途拦劫,甚至发生械斗。现在,妇女再婚的权利受到法律的保护,社会习俗也为之一变。

男女丧偶或离婚后,双方都可以各自再婚,男子再婚俗称“续弦”,女子再婚俗称“改嫁”。男子再婚,有的如同初婚,礼仪也很隆重,社会上视为正常。而寡妇改嫁会受到社会的歧视,不举行仪式,不请客,只待天黑以后被男家接走,简单招待一下即完毕。过去封建统治者常常褒扬那些“烈女节妇”,提倡“烈女不更二夫”,还修建什么“贞节牌坊”。据清朝光绪年间《寿阳县志》记载,该县明清两朝受旌表的节妇烈女有519名。但在民间,迫于生计,寡妇改嫁的也很多,正如俗语所说“天要下雨,娘要嫁人”,是由不得谁的。过去,男子可以休妻,命妻子离去,妻子不得改嫁。休妻的理由有七种,《大戴礼?本命》中说:“妇有七去:不顺父母去,无子去,淫去,妒去,有恶疾去,多言去,窃盗去。”丈夫可以找其中任何一条做理由而休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颁布新婚姻法,男女结婚和离婚,都靠自主决定,再婚已不被人歧视,寡妇改嫁受到社会的同情,虽然不事张扬铺排,但已不再受到族人的强行阻止。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0:2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