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农事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农事

分类:【中国民俗】

畲族人民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种植以水稻、番薯为主,兼种林木、油菜、茶叶等,还从事狩猎和手工业生产。在农业生产方面,其山地一般是每年冬季劈林烧山,第二年春季栽种苞萝(玉米)、番薯等作物,而凡有水源的地方都开发梯田,种植水稻。畲族妇女吃苦耐劳,和男子同样担负耕作,或犁或耕,或牧牛,或砍柴,无所不会。

农具。除犁、锄、镰刀、田铲外,还有一种用白铁皮做的只有一边磨快的铁圈,装在一根两米多长的长杆上,用于耘田。另有一种专用于梯田上的“田铲”,这是半月形和阔口斧相似的铁制农具,装上两米多长的木柄,人站在田埂上方,双手执田铲柄往下插,可把杂草连根铲光。

插秧。畲族称“播田”。每年开始浸种后,就择好插秧日期,约好“播田老司”,有的是邻居之间的“帮工”,有的是临时雇请的短工,计日付给钱物。旧时拔秧者戴银镯,说能防止手腕关节酸疼;一日三餐吃饭的坐位也要固定,据说所插的秧不会漂浮。插秧日,主人备丰盛酒菜,宴请长辈、邻居和种田老司,叫吃“种田饭”,有“种田加一口,田稻多一斗”之谚。插秧时在田头点香烧纸,祭祀五谷神,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农事禁忌。畲族正月初一不上人家借火种,春分日不洗衣、不出粪,三月初三不下田,以免断水路,影响稻子收成。立秋日也不下田,十月十五日为五谷生日,不许别人来家中拿一粒粮食。冬至不能进菜园,否则说是种的蔬菜会长虫子。

求雨。旧时,逢久旱,人们抬着神像巡行各地乡村、田间,无论男女老幼都出来迎接,名之“接龙”,又叫“求雨”。

尝新米。每年稻熟时节,要举行隆重的“尝新米”仪式。先祭拜天地,再祭拜谷神、土地公婆。祭品一般为一只熟鸡、一刀熟肉、一盅黄酒、一碗米饭,饭上面插三个煮过的稻穗。祭供之后,因耕牛一年到头耕田辛苦,要把祭饭先给牛吃。然后才是家人和亲友的聚餐尝新。吃时要先让长者吃一口,并用筷子挑几粒饭撒在桌上,象征有吃又有余。

护牛。畲族平时就爱护耕牛,凡母牛产小牛后给母牛吃红糖拌米饭和鸡蛋酒,第三天,主人要给牛儿做“三旦”。该日,主人杀鸡宰鹅,做麻糍,备办酒菜,请亲房叔伯和村人来家欢饮,表示庆贺,还把麻糍分给村里的孩子,嘱咐他们爱护小牛,帮助饲养放牧。现在仍流行此俗。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4: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