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农事节气和生产谚语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农事节气和生产谚语分类:【中国民俗】 依据二十四节气进行耕、种、耘、管、收、藏等农业生产,如某些作物在清明前后播种,有的则在芒种前后落株。旧时种单季稻,有谚语说:“黄梅赛时辰,错过黄梅勿种田。”到立夏种瓜就误了季节,农谚说:“立夏种瓜,当顶一朵花。”就是瓜秧刚长好,当顶开几朵花,结了几个瘦小的瓜便倒秧了。又如“处暑萝卜,白露菜”,也是农民信奉的生产节令。对“八月菜”一定是要在八月里落株,到了九月,就误了季节,菜长不好。 浙江广大农民在长期劳动中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验,他们对自然界深刻的观察力以及对气象变化和农事关系做出的科学总结,突出地反映在了各地农谚之中。其中有不少农谚,老农均能脱口而出。在耕种、开镰、收藏等活动时,还依此进行,如“清明前日晴,丁谷不用寻”、“二月清明看浊,三月清明秧绿”、“五月不热,五谷不结”、“秋霖淋一淋,番薯变汤瓶”(谓薯得霖雨大)、“腊月闻雷卜丰年”,“旱年瓜,水年芋”等;“夏至大烂(湿),黄鱼光饭”(夏至霉雨时多黄鱼)、“六月六,种萝卜,七月半,种大蒜”,“小麦冬至前,大麦近年边”(谓小麦宜早播)等;其他如“天早乌云障,下午晒死老和尚”、“月光照湿地,要晴也还未”、“吃了端午粽,还要冻三冻”、“两春夹一冬,无被暖烘烘”、“雨有六霉,天有三雷”(自清明至夏至,约有六霉。三雷为:雷雨齐起为“立雷”,雨起雷追为“压雷”,雨久得雷为“截雷”)。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