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农时节气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农时节气

分类:【中国民俗】

旧时农村大都根据历书(俗称“皇历”)上所载24节气及各个节气的大致农事活动来掌握农时,因此“皇历”成了农家的“万宝全书”。

农业生产的关键之一是不误农时,适时安排农事。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实践中,广大农民根据当地的气候、自然条件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久而久之,形成了许多有关农事的谚语。上海地区也是如此。

如有关播种的谚语:水稻播种是“清明出车,谷雨下种”;“清明谷雨两相连,浸种耕田莫延迟”;夏至起种棉花,“头时花(沪郊农民习惯称棉花为花),二时豆(黄豆),三时种赤豆”。上海民间风俗,以夏至起为“时梅”,初起三日称“头时”,其后五日作“二时”,再后七日谓“三时”。清人秦荣光在《上海县竹枝词》中也有同样记叙:“花种头时豆二时,西南风忌此时吹。匆匆半月三时过,赤豆田中种莫迟。”“头时花”指前茬是麦子的“晚花”,而休闲地的棉花一般在小满即开始播种,称“早花”。两种的播种季节前后相差1个月。麦子和蚕豆是秋播作物,在霜降前后种麦,有“霜降麦头齐”、“霜降麦投泥”的谚语。蚕豆在霜降至立冬期间下种,谚语谓“冬前勿进洞,到老一根葱”,“冬前勿出洞,到老一根葱”,种蚕豆时先用铁钎插一个洞,把蚕种放入洞中,故称“进洞”;蚕豆苗出土,谓之“出洞”。

收获季节因品种不同而分前后,秋播作物的麦子、油菜、蚕豆等在小满前后登场;川沙、南汇、奉贤等地春播作物早稻,在大暑后立秋前收割完毕;松江、金山、青浦等晚稻地区从寒露至霜降间收割。有谚语谓:“寒露割晚稻,霜降一齐倒,立冬无青稻。”棉花(木棉)在白露前后吐絮,开始采收。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5:2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