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农田水利法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农田水利法

分类:【传统文化】

亦称农田利害条约。北宋王安石新法之一。北宋前期,由于土地兼并严重,赋役不均,造成水利失修,大片垦地荒废。王安石为相后,于熙宁二年(1069年)颁行农田水利法。规定,各地湖港、河汊、沟洫、堤防之类,凡与当地农业利害相关,需要兴修或疏浚的,均按照工料费用的大小,由当地住户依户高下出资兴修;私家财力不足的,可向州县政府贷款。凡可供共同利用的水渠而被豪强兼并之家垄断了的,须重新“疏通均济”。(《宋会要?食货》)由各路常平官专领农田水利。这项法令推行了六、七年后,全国共兴修较大的水利工程10000多处,灌溉田地3600多万亩。疏浚的河汊、湖港之类不计其数。(见《文献通考?田赋考六?水利》)王安石罢相后,此法渐废。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20:0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