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几种西域酒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几种西域酒分类:【传统文化】 颇受欢迎的西域酒:葡萄酒、三勒浆、龙膏酒。 “葡萄酒”原出高昌。唐太宗平定高昌后,便将高昌马奶葡萄的果实移种于御苑内,并对高昌的酿酒术作了一些改进。酿出的葡萄酒“凡有八色,芳辛酷烈,味兼缇盎” (见《册府元龟》卷970“朝贡”三)。此酒原只供宫中御用,后用来赏赐给群臣,并逐渐流入民间。它一经传出,立即受到人们的青睐。唐人赞美葡萄酒的诗句不胜枚举,例如“葡萄美酒夜光杯”之名句。至今吉林通化葡萄酒,用野葡萄制作,营养丰富,已闻名于世。 “三勒浆”从波斯传入。据李肇《国史补》卷下载: “又有三勒浆,其酒,法出自波斯。三勒者,谓让摩勒、毗梨勒、河梨勒”(三者均为植物名)。此酒在长安市场上亦颇受欢迎。 “龙膏酒”在顺宗时已流行,此酒也出自西域。据说该酒“黑如纯漆,饮之令人神爽”(苏鹗《杜阳杂编》卷中)。 唐代统治者对外来文化一视同仁,不问华夷,兼收并蓄。这为外来文化的传入与发展提供了一个适宜的环境。不仅如此,唐太宗还亲自参与其事,如葡萄酒酿造术的引入就经过了“帝自损益”(见《册府元龟》卷970“朝贡”三)。唐代开元以来,贵人御馔,也多以胡食、西域酒为尚。唐帝国的繁荣富强,专制统治者和贵族子弟日渐奢靡享乐。他们耽于声色犬马,追求新异刺激。那些充满着异国情调的胡店与以歌舞侍酒的胡姬,便迎合了这部分人的心理,这也是形成和引进外来饮馔(胡食风尚)文化的一个重要因素。“五陵年少金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便是当时这一社会现象的生动写照。 我国大规模酿造葡葡酒,则是近代才有的事。1895年在烟台开办的张裕酿酒公司,是我国第一家使用近代工艺技术的葡萄酒厂。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