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凤凰楼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凤凰楼

分类:【传统文化】

位于故宫中路后院,系清宁宫前门楼。原名翔凤楼,建成于清(后金)天聪年间(1627―1635),为休息和宴会之所。康熙二十一年(1682)重修,乾隆八年(1743)改今名。楼建于近四米的台基上,高三层,三滴水歇山式,深广各三间,四周有围廊,顶盖琉璃黄瓦,镶绿剪边,三层梁架为彻上明造,椽望上有“和玺”彩绘。凤凰楼曾是盛京最高建筑,为观日出佳处,“凤楼晓日”为“盛京八景”之一。顺治元年(1644)后,曾于此贮放《实录》、《圣训》、玉牒及国初玉玺等。乾隆十五年(1750),北京送来清太祖努尔哈赤、太宗皇太极、世祖福临、圣祖玄烨、世宗胤肚以及五朝后妃画像,供奉于楼内。

沈阳清故宫早期建筑之一。座落在崇政殿后约四米高台上之三层单檐,即三滴水式建筑,楼顶亦用黄绿两色琉璃。穿过楼下中门,与台上五宫相连,前楼后宫,组成一组城堡式的独特建筑。此楼为当时盛京城最高建筑之一,曾有“凤楼晓日”之誉,为“盛京八景”之一。皇太极生前曾多次在这里聚会议事、筵宴和小憩。清移都北京后,这里曾存放清历朝帝王像、行乐图及帝后玉宝玉册等。

凤凰楼

原名翔凤楼。清太宗皇太极计划军政大事和举行宴会之所。位于沈阳故宫中路崇政殿后,为清宁宫的门楼。1627年始建,1636年建成,1682年重修,1743年改称凤凰楼。该楼是分隔故宫外朝与内庭的建筑。楼高3层,高耸于台基之上,三滴水歇山式顶,深广各3间,南北向明间辟门,四周有围廊。顶盖黄琉璃瓦,镶绿剪边。三层梁架为彻上明造,檐望上有“和玺”彩绘,底层是通往清宁宫的门道。清军入关后,凤凰楼成为贮藏《实录》、“圣训”、“玉牒”“玉宝”及供奉“御客”之所,是盛京城内最高的建筑。“凤楼晓日”则为著名的沈阳八景之一。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0:11:08